沙士病人壓力指數高逾六成

沙士病人壓力指數高逾六成

【記者陳倩雯報道】去年沙士一疫,導致不少港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緊張,尤其是不幸染上沙士的病人。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沙士病人在沙士期間的壓力指數,較平常情況高出逾六成,比失業、分居,甚至殘障帶來的壓力還要高。在沙士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所承受的壓力也有所增加,但卻認為沙士為他們帶來的正面心理影響大於負面。

造成正面心理影響
港大內科學系及精神科學系於去年四至五月沙士肆虐期間,在瑪麗及聯合醫院以問卷形式訪問了七十九名沙士病人,發現他們的壓力指數達二十分,較沒有疫症爆發的標準社會壓力指數十二分,高出六成六。
壓力指數以零至四十分不等,愈高分代表壓力愈大。在沙士隔離病房工作的二百七十一名受訪醫護人員,壓力指數升至十八點六分,與健康人士的十八至十八點三分相若。
研究結果又發現,沙士除帶給病人、醫護或市民負面心理影響外,並對他們造成正面心理影響。其中九成四醫護認為沙士帶來了正面心理影響,包括更注意衞生、留意時事及團結等;只有八成九醫護感到沙士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擔心健康、懼怕社交等。沙士病人所感受的正、負面心理影響程度相若;健康人士認為,沙士帶來正面心理影響較負面的為多。

沙士抗疫撥款28億
港大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蔡秀英說,沙士來襲,沙士病人、醫護人員及健康市民所承受的壓力明顯上升,但卻未有對本港社會造成持續性的重大影響,相信是由於他們所感到的正面心理影響,覆蓋了負面心理影響所致。
此外,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政府自去年三月起撥予對抗沙士的款項達二十八億元,包括近六億七千萬元用以治療沙士病人及成立感染控制措施的款項,未來會用近五億四千萬元興建瑪嘉烈醫院傳染病醫療中心。撥款已用去四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