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伸展運動鬆弛過勞肌肉

健康地帶:伸展運動鬆弛過勞肌肉

我們常常看見小花貓及小狗,睡完覺醒來的時候,都會做些「伸懶腰」的動作。其實所有高等動物也會自然地去做「伸懶腰」,為甚麼?從生理學上便找到答案。在大自然生態角度,弱肉強食,動物為求尋找食物及逃避被獵殺,從休息及睡眠狀態轉換到活動狀態前,為求盡快去適應環境,便會自動自覺去伸展肌肉,務求立刻進入活躍的狀態。
俗語所謂的「伸懶腰」,其實是伸展肌肉的慣常動作,也稱為「拉筋」,即把肌肉和筋腱被動地拉長。這做法不但可以產生鬆弛作用,也能夠促進肌肉內的廢物及乳酸離開,增強血液流通,是運動前熱身必須做的活動。「拉筋」是增強身體關節柔軟度的最佳方法,尤其是針對久坐工作的朋友,對強身健體有極大幫助。

柔軟度隨年紀而減
「拉筋」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容易造成拉傷。當肌肉被長期固定某位置,或靜止下來一段時間後,便會產生僵硬,採用「靜態而慢牽式」拉筋是最佳做法,即是按部就班,把關節逐漸拉鬆,並以靜態式維持可伸展最大幅度約十五至二十秒。一旦過份拉動而出現疼痛,便要立刻停止。大家不妨試試:當晚上放工回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做拉筋,紓緩過勞的肌肉,相得益彰。
其實「伸懶腰」是改善肌肉及神經活動的聰明做法,絕對不存在「懶惰」的成份。日本很多機構於下午時段,讓員工做些伸展動作,目的是增強員工的活力及鬆弛緊張過勞的肌肉,間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力。
柔軟度會隨着年紀而退減,保持柔軟的身軀是強身健體的首要條件。如果市民有興趣搜集正確拉筋動作的資料,可登入政府有關職業安全的網頁,也可參加康樂文化事務署舉辦的健體班。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雷雄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