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農村赤貧問題惡化,雖然中央政府去年耗資近三百億人民幣解決農村貧窮問題,但去年農村赤貧人口不減反增,足足增加了八十萬,為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令去年農村赤貧人口逼近三千萬,總理溫家寶月前公布的十年滅貧計劃恐怕亦因此受到拖累。胡溫新政似乎在脫貧問題上,已然受挫。
中國農村人均年收入在六百三十七元人民幣以下,即每人每日收入僅一元七角者,即被列為尚未解決溫飽的赤貧人士,而人均年收入低於八百八十二元則屬於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昨引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扶貧辦主任劉堅日前在北京的講話指出,雖然去年低收入貧困人口持續減少,但農村赤貧人口不減反升,增加了八十萬人。劉堅指出,赤貧人口激增的問題,以河南、安徽、陝西、黑龍江等省分最嚴重。
劉堅又指出,一九九四年至二○○○年,農村平均每年有六百萬人,因收入增加而脫離赤貧的行列,但從二○○一年開始,這類脫離赤貧線的人口,每年已降至不足二百萬人,到了去年,赤貧人口反而增加了八十萬。
另外,農村赤貧人口和其他農民的收入差距亦擴大。去年赤貧人口年均收入最高僅得六百三十七元,但全國農民的人均年收入已達到二千六百二十二元,兩者比例為一比四點一二,比九二年的一比二點四五明顯擴大。
除了農村貧窮問題外,城鎮貧窮問題亦十分嚴重。全國城鎮有二千萬人收入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需要政府提供經濟補助,若再加上全國六千萬殘疾人士及農村近三千萬赤貧人口,意味着全國的弱勢社群其實有多達一億一千萬人。
溫家寶去年三月上台後,推行以人為本政策,關注弱勢社群的權益。他今年五月在上海舉行的全球扶貧大會上更許下諾言,矢言在十年內盡快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活條件,為達到小康創造條件。
《人民日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