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規」不按本子辦事,風力突襲香港,市民難得一天黃色暴雨假期。
八號風球,讓人懷舊想起,往日家家戶戶扭開收音機徹夜收聽風暴最新走勢的緊張歲月。電視今天成了暴風的資訊主角,可笑在電視新聞反覆報道着:「在八號風球高懸下,市民趕住乘搭各種交通工具回家……」打風回家的理所當然,算是那門子的新聞?今年電視台倒醒目,把鏡頭從新界買少見少被貨櫃與泥頭取代了的菜田實境,轉移到金紫荊廣場和星光大道的自由行旅客身上,讓觀眾看看一個黃金周假期便為香港帶來三十億消費進帳的內地同胞,暫時脫離了金舖購物的表情是多麼的淘氣。
在香港人逼爆戲院和K店的同時,他們反而知情識趣,着着實實跟風暴親近了半天。難得的濕身,儍戇的拍照,由衷地享受可遇而不可求的額外行程。這些遊客陶醉的興奮面容,是多麼似曾相識,讓你回想起,年輕時也曾經是風暴迷,颳颱風後不顧一切遛街,跟童伴流走街頭,捉風追風玩個瘋。
風雲莫測,暴風訊號很快便撤下,像你和我的童年,比風季的步伐溜得更快。長大後再也沒空回憶那些瘋瘋癲癲的日子,成年世界,每天都是風大雨大,我們已經學會做自己的天文台,觀眉察額,圓潤處世,老老實實緊守在警戒訊號範圍中,務求將風眼轉移,減少損失。
在這個2004年第一個八號東北烈風訊號掛起的同時,你閒着無聊望窗,少了廢氣和塞車的馬路有點不對頭,讓你想起曾經有一個人,冒着風雨,老遠開車駛過兩條隧道來看你。你問為甚麼?……確保風沒有吹走你呀。你比鋁窗穩陣,沒有讓風吹走;後來,走的卻是對方。你私自竄改了記憶,嗯,他是給打風打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