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傳機器近來已不大談「和平崛起」了。《文匯報》透露中央軍委最近舉行了一次擴大會議,軍委主席江澤民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其實,中國領導人沒有哪一次的講話不是「重要」的),講話中提到,雖然新的世界大戰在可見將來打不起來,但局部戰爭不可避免,「今後一、二十年中國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台灣問題」。他又提到,陳水扁搞台獨本性未變,美國利用台灣問題遏制中國、造成兩岸長期分離的企圖未變,因此雖然這個世紀頭二十年是中國發展機遇的時期,但中國的發展受到台灣問題的影響,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下去,因此不排除在這一期間解決台灣問題。
既是軍委會議,又講到局部戰爭,那麼當然意味着不是用和平手段而是用戰爭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了。軍事力量,目前中共軍力十倍於台灣。若認定陳水扁「制憲」、「行新憲」就是「台獨的重大事變」,那麼陳水扁的「制憲」、「行憲」時間表已定在○六年及○八年,中國何以又要準備二○二○年之前才採取軍事行動呢?
北京的研究機構透露,在台灣問題上,搞台獨的台灣當局是作戰對象,而美國則是戰略對象。也就是說,儘管中國無意和美國產生直接軍事衝突,但假如台灣出現了「台獨的重大事變」,中國採取軍事手段,而美國插手干預,那麼中國必須考慮在戰力上能否與美國維持戰略平衡。
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現任淡江大學戰略所教授),是長期在美國觀察及研究中國軍事的專家,他表示,二○二○年前解決台灣問題的訊息,就中國解放軍的成長速度與長期軍事擴張戰略的布局來看,應有其可信性。他根據所看到的中共內部文件表示,中共軍方曾評估未來八年至十年,美國戰略擴張趨於緩和,而中國戰略擴張持續成長,因此中美雙方的戰略差距會縮短以至最接近。這種戰略差距的接近,可使中美之間維持戰略平衡,換言之,美國對協防台灣或襲擊中國的軍事據點,不能不有所顧忌。在這種情勢下,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才有可能排除美國的軍事介入。
一旦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而美國因有顧忌不敢出兵的話,那麼亞洲國家對中國的「軍事崛起」就不能不有所警惕。曾任國防部長並即將接任新加坡總理的副總理李顯龍,周前訪問台灣,引起北京的強硬反應。李顯龍五月時曾到北京,他顯然沒有同北京領導人提及會有台灣之行。李顯龍造訪海峽兩岸,不言而喻是基於地區安全的考慮。探詢未來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他從北京領導人那裏獲悉台灣若發生「台獨事變」,中共不惜一戰的訊息,於是他往台灣,一方面要傳達這訊息,另方面也是探詢台灣未來是否會有「台獨時間表」。此外,台灣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近日率國安會人員訪問菲律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訪問北京,說明中共的軍事崛起已引起美國和亞洲國家的重視。台灣傳媒透露,台灣正與菲律賓、新加坡謀求建立一種準軍事同盟關係。美國也決定售賣防禦性導彈給台灣。中國與台灣、美國、亞洲國家的關係近來確是有點緊張。
但從江胡之爭的角度來看,江澤民的軍委講話,最大可能是藉加強軍力而提高軍隊在中國政治架構中的地位,不用說,作為軍委主席的江的地位也會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