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觸發抗議

同工不同酬觸發抗議

【本報訊】發起今日集體告假工業行動的港九拯溺員工會,過去一年曾多次就薪酬、人手及外判等問題向康文署發出怒吼,去年工會更一度計劃在國慶當日發動罷工行動,並於維港舉行「三百人渡海」抗議,最後政府讓步將外判計劃擱置,工業行動才告一段落。

更不滿減薪削人手
事實上,救生員集體告假表示不滿已非首次,上月初,天水圍泳池也發生七名救生員集體請病假事件,令泳池需要在中午臨時封場,直至晚上九時才重開,令泳客怨聲載道。
該會副主席郭紹傑謂,工會發起工業行動的原因,是康文署在六、七月突然調高離島、西貢及屯門等泳灘臨時合約救生員的月薪,令員工出現同工不同酬。
另外,康文署去年將臨時合約救生員的月薪由一萬一千一百多元減至八千多元,同時大幅削減人手,亦令員工不滿,觸發今次集體請假事件。
工會資料顯示,康文署聘用的救生員人數由○二年前的二千五百多人,減至今年的一千五百多人,減幅達四成。郭說,若政府不正視問題,將有更多員工因不滿而離職,導致人手更短缺,影響拯溺服務。
康文署署長王倩儀則解釋,由於屯門等泳灘位處偏遠地區,署方需調高薪酬加強吸引力,至於編制方面,外國專家及審計署亦曾指出可以精簡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