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是世界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但世人對它那無處不在的商標金薯條(GoldenArch)卻有不同的觀感。在美國本土而言,90年代以前,麥當勞被視為是快餐企業的翹楚,國際化的範例。但在美國國外,人們卻視它為美國文化入侵的象徵,也是商業全球化的最大掠奪者。另一方面,它的成功又成為各國快餐業學習的對象。總的來說,90年代以前麥當勞給予世人的印象是很成功的企業典範。
但自9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例如歐美各國,開始關注健康問題。隨着戰後嬰兒潮逐漸步入中年,這個健康問題更形突出。首先引起社會重視的是癡肥問題。這個問題在喜歡大飲大食的美國更形嚴重。相信到過美國的人都知道,那裏真的是滿街都是超重的肥人,當中很多是小孩。據各類統計數字指出,有1/3美國人都是超重的,而且這趨勢日趨嚴重。
近年,過肥問題經傳媒不斷報道。現在已成為美國的頭號健康課題,過肥(obesity)已經被認為是全國性的疫症(nationalepidemic)。既然問題如此嚴重,於是全國上下要打擊引致過肥的目標。在此情況下麥當勞所售賣的產品如巨型牛肉漢堡包、奶昔及薯條立刻成為最明顯的打擊對象。在美國,有個製片家拍了一套名為SuperSizeMe的紀錄片,全片只紀錄了製片者MorganSpurlock在連續吃了30天麥當勞後的體形變化,其結果自然可以想像。此片很受歡迎,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排名第5位最受歡迎的紀錄片。
在千夫所指的情形下,麥當勞不得不認真謀求對策。事實上麥當勞多年前已感覺到它們的不健康形象,因為愈來愈多家庭主婦和年輕女性不再光顧。因此數年前它們曾推出過一些健康食物,例如低脂漢堡包,沒有膽固醇的麥餅等,但都不成功。因為公司還不曾認真推行之故,只是循例回應民意而已。
直至兩年前美國有些超肥人士到法院告麥當勞,控告其食物令他們致肥。這是轟動國際的新聞,雖然官司是公司贏了。但公司形象因此大大受損。同時,雖然這次告不入,但不擔保以後會否演變成像告煙草商的例子,開初告不入,後來卻每告皆勝,因為隨着搜集的證據愈來愈多,加上民意強烈迴響,如果公司不努力改進,輸掉官司是有可能的。
有鑑於情勢急迫。麥當勞在去年推出數款以健康為賣點的沙律餐,同時請來了一眾具健康形象的名人作宣傳。到現在為止,收效顯著。過去一年,麥當勞盈利每月都有超過10%的增長。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一度離開麥當勞的顧客又重臨,就連投資者也重新買公司股票,所以去年公司股價升了一倍。
但不幸在這成功的關頭,主理麥當勞變革的前主席卻因心臟病突發於去年四月去世。而他親手選擇的繼任人又在兩星期後被發現患上癌症,現正治療中。所以一眾擁護麥當勞的投資者和顧客都希望公司改革不會因此而功敗垂成。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