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經濟系二年生 劉偉誠
近日政府提出徵收垃圾費,我覺得很有趣。首先是按差餉劃一收費。差餉和製造多少垃圾有甚麼關係?有錢人的垃圾會比窮人多嗎?這辦法最大的好處或許是給政府一個抽多點稅的機會。
其次是「用者自付」原則,按垃圾量收費。政府如何量計出全香港二百多萬戶製造多少垃圾?即使真能量度,成立及運用這個機構的費用也很驚人。政府付了這一大筆費用後,還要面對一大堆未知的問題,如一般家庭或會將家裏的垃圾移到十步之內必有一個的垃圾箱,然後弄得香港滿地垃圾,帶來另一個問題。
還有,假設窮人和有錢人拋棄的垃圾數量差不多,這樣會令貧富懸殊更嚴重,令草根階層更不滿。
要解決垃圾過多的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搞好教育,讓人知道環保的好處。只要看到回收箱載滿了與回收物品無關的垃圾,就知道政府在這方面大有可為。其次是在一些用完即棄的產品徵重稅,從而減少一些影響環境的產品,例如發泡膠飯盒等。只要我們願意去想,一定會有更多辦法。
最後,政府現階段不須急於諮詢公眾,應先聘請研究員或學者,好好計算哪種方法最有效,然後再交給立法會辯論。否則將來我們所討論的一切都是白費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