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稱「大館」的中區警署坐落於中環半山荷李活道十號不覺已有一百四十個寒暑,隨着本港社會經濟急速發展,警方將於今年九月遷離這座法定古迹,只餘下古雅的建築遺址,讓人緬懷其昔日的流金歲月。 記者:謝明明
對於駐守中區警署的警署警長張復成來說,自六八年完成受訓,走出學堂至本月底退休為止,三十七年警務生涯中幾乎全數在中區警署度過,可以說是「中區警署活字典」。他接受訪問時說:「𠵱家中區警署嘅外貌同我三十七年前嚟嘅時候無變過,依然係咁古色古香,但裏面嘅設施就現代化好多!」
現年五十五歲的張復成稱,六、七十年代,警署的前線軍裝巡邏警員每天需徒步三十至四十五分鐘往中區半山巡邏,但沿途風景宜人,空氣清新,對他來說並不算是「苦差」,而且當年該警署每日平均只有幾宗報案,如今每日平均有高達五十多宗,但他認為這只是與市民防盜意識提高有關,並非治安變壞。
談到這座歷史最悠久警署的點滴時,作為「中區警署活字典」的張復成如數家珍地說,該警署主要由主大樓及營房兩幢建築物組成,作為警署主要辦公地方的主大樓建於一九一九年,而營房更建於一八六四年,現作為警署人員的更衣及休息地方,其中在主大樓門外擺放的兩支大炮也有八十七年歷史。
他說,警署內有一棵已逾百年歷史的芒果樹,每隔四、五年便會「大豐收」,那年警署便會有大批人員獲升職。警署更珍藏一個有半個世紀歷史的「銅鑼警鐘」,是早年警署遇有緊急事故召集署內警員時使用。至於有關冤魂厲鬼的傳聞,張復成斬釘截鐵表示,從未遇過或聽說過。
警署搬遷在即,張復成不諱言,很多該警署人員均希望盡快搬走,「呢度雖然係古色古香,但因為被列為古迹,要保留傳統,所有建築設計同家具都唔可以郁,又經常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