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浩
楊永強局長終於下台,但餘波未了,且有擴大之勢。相信港人都看到在對抗沙士期間楊局長曾付出了辛勞,這也是他應盡的責任。
楊永強的悲劇在於沙士發生之初,當大陸、澳門居民在「煲醋」、香港社會為此而恐慌之際,他卻毫無反應,明知源頭來自大陸而不敢正視、不敢公開,更不敢採取措施防堵來自大陸的傳染,那怕把它當一般流感來預防都不敢。因為「一國」對疫情要保密,要瞞天過海,要蒙騙世人(前衞生部部長張文康不是勸香港記者不要渲染沙士疫情,以免嚇跑遊客嗎?如果不是香港「篤爆」,中國會那麼快公開疫情嗎?),楊局長敢抗命、敢不和中央配合嗎?
劉慧卿議員質詢他關於香港爆發沙士的責任時,楊局長竟有恃(「一國」和阿董授權)無恐,惡言相向,令廣大香港市民無法接受。這是楊永強欠缺政治智慧和勇氣的寫真。
由於當初沒採取有效防疫措施,致使沙士患者逾千,死者二百九十九,難道還不算多?淘大花園成了舉世聞名的「凶宅」,前線醫護人員裝備不足等等。難道沒有人應負起政治責任?港人只要求楊局長負起政治責任而掛冠,這是政治倫理,不是要吊銷他的醫生牌照,更沒有人會懷疑楊永強的專業知識。
楊局長等人的下台,絲毫沒有否定全港醫務人員的英勇行為,他們高尚的醫德將永遠銘記在港人心中。如果時光能倒流,而楊局長又有政治智慧和勇氣,當沙士在廣東一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或傳入香港之初,他便採取果斷措施去防堵疫症的傳入,即使成效不彰(因為那時人們並不了解沙士為何物),楊先生早已成為抗沙英雄而名留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