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候任總理李顯龍去台灣訪問四天,跟陳水扁打得火熱,中方氣得呱呱大罵。
特區的許多親中人士,包括特首,都曾經信口胡吹,說最崇拜的人物是李光耀,但他們根本看不通李光耀。
李光耀是一個最現實的領袖。新加坡國家小,四面有伊斯蘭國家惡敵環伺,新加坡要生存,首先要倚賴美國。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咽喉。中國每年耗費石油二億三千萬噸,三分之一要入口,石油進出的馬六甲海峽,美國自然要牢牢看住,有事的時候,至少要確保日本的石油生命線不受威脅。
越是小國,越要現實。李光耀確曾「親中」,但親中是為了貿易。李光耀曾對新中貿易寄以厚望,但蘇州工業園投資,中國簽好的協議,到了地方層次又翻臉。
受過英國教育、信守契約精神的李光耀,不但為新加坡虧損了一大筆,學到的一課教訓,就是這個國家還是不可以信賴。
梁惠王見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於吾國乎?」李光耀的一生沒有真朋友,他領導的新加坡,也不需要中國這個血緣同是華人的「盟國」,只看中國為新加坡帶來甚麼利益。李光耀雖然是華人,但據說他是「峇峇」——也就是父母有一個是馬來巫人血統。
馬來亞仍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對「峇峇」提攜有加,認定一半的華人血統,比百分之百的馬來巫人更加聰明而優越,大量的「峇峇」,保送去英國留學。
李光耀去了劍橋,刻苦用功,學習英國人的優秀政治藝術。所幸他是一個苦學生,並不出身富豪家庭,放暑假也沒有回馬來亞,跟當地的女明星開房尋歡,一個政治人才,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李顯龍訪問台灣,自有符合新加坡的利益計算所在。對於李光耀,有利益的事就要堅定地做,沒有感情包袱,中國今天只敢罵罵李顯龍,還不敢點名罵李光耀,這就是真正的「強勢行政主導」。
特區的一些「親中戀李」的敲邊鼓小文人,不知歷史,不懂世情,替李光耀亂舔屁股,這一次舔舔舌尖,咦,發覺味道有點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