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切尼、國家安全顧問賴斯,以及在北京訪問的德國外長菲舍爾,都認為北京若容許香港普選,更能體現落實一國兩制。中國駐美大使館新聞參贊孫偉德指美國官員的言論不負責任;中國外長李肇星說不需要西方國家教導中國處理香港事務。
若西方政要說支持中國人大釋法,說香港普選未成熟,對這些明顯侮辱香港人的理性、智慧與成熟程度的話,中國官員大概就會予以高度肯定啦。說不定還會如溫總在美國聽到布殊說「不支持台獨」一樣,興奮地說「成功了」呢。
………………………………
李肇星質疑「西方朋友」,何以在香港回歸前沒有任何民主,但西方國家卻保持沉默。
首先,香港八八直選,彭定康推出等同全面普選的政改方案,是哪一方激烈反對的?中共可不能認為全世界都患了健忘症。其次,西方國家何以對回歸前後香港的民主採雙重標準,道理很簡單,回歸前英國本土的民主制度,保障了香港的自由、法治,而回歸後中共的「一黨專政」制度卻對香港的自由、法治構成威脅也。西方國家何以在回歸前後持不同標準,中共還是自己照照鏡子吧。
………………………………
中國駐美大使館參贊孫偉德還向《華盛頓郵報》投書,批評郵報最近一篇指摘香港自由遭北京侵犯的社論,說社論「沒有根據」,並要求美國媒體「對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扮演建設性的角色」。
媒體需要扮演這種角色嗎?從北京的觀點來看,把這角色扮演得最好的應是內地的媒體,它們壓根兒不提香港市民對人大釋法有強烈不滿的示威。
………………………………
中國跟西方打了幾十年交道都不明白:西方媒體(包括全球享有新聞自由的地區的媒體),除了滿足人民的知情權之外,並不負有任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繁榮的政治、經濟責任。媒體的責任是客觀報道,獨立評論,並防止政府欺騙人民。慣於弄虛作假欺騙人民的政權,懂了嗎?
………………………………
董伯在立法會回答何以不向中央爭取普選時說,原因是普選涉及國家長遠利益,以及國家安全與穩定,和對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影響。
香港市民,全世界的主流輿論,以及西方政要,正是認為香港實現普選對一國兩制、對中國發展和中國長遠利益有正面影響,因而規勸中共不要干預香港人的政治自由。如賴斯所言:「我們要一個全世界都歡迎看到的,更有自信、而且轉變中的中國。」不容香港普選,中國當局何有自信?
………………………………
國務院港澳研究所所長朱育誠在《基本法》研討會上,指香港有人企圖搞「港獨」,立法會議員於是去信要求他出席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作出解釋。朱覆信說,港澳研究所從未在五月十五日「舉辦任何研討會」,立法會議員來信根本沒有搞清楚朱在哪個場合發表言論,反映他們沒有誠意與善意,故拒絕出席。
關鍵不在於甚麼場合,而在於朱育誠有沒有公開這麼講。不敢正面回應這問題,只糾纏在甚麼場合,才真是缺乏誠意與善意,應好好地「育」他的「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