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30年 美「信使」下月征水星

闊別30年 美「信使」下月征水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下月會發射「信使」號(Messenger)探測船到水星,近距離觀測水星表面,並在兩極大環形山內找尋水份。這是NASA繼七四年發射「水手十號」探測船後,再次派探測船到這個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勘察。「信使」號下月二日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展開為期七年的水星探索之旅,總值約三十三億二千三百萬港元。

飛79億公里 7年後勘察
為省燃料,「信使」號會採取較迂迴的飛行路線,先後圍繞地球一周、金星兩周、水星三周及太陽十五周飛行,藉這些星體的引力進入水星軌道,全程七十九億公里。預計它要到二○○八年才首次飛越水星,在水星軌道內的探測工作更要到二○一一年三月才正式展開,為期一年。
當年「水手十號」三度越過水星,但只傳送了水星不足一半表面的數據回地球。「信使」號今次備有七件科學儀器,包括攝影機、光譜儀、磁強計及測高儀,料可探測水星更全面的資料。
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水星具有很多特點。它體積最小,但密度最高,科學家相信它最少三分二是鐵。水星日間和夜間溫差達攝氏六百度,日間氣溫可高達攝氏四百五十度,像個「意大利薄餅焗爐」。「信使」號因此裝有保護罩,足以抵受攝氏九百度以上高溫,探測船上大部份電子儀器都放置在探測船背向太陽一面。
雖然水星日間極熱,但天文學家仍懷疑水星表面某處可能會有結冰水份,尤其是兩極長期沒有太陽照射的陰暗部份。
跟地球不同,水星不是隨着一個傾側的軸自轉,因此它的南北兩極永遠不被太陽照射;加上水星的大氣層超薄,不像地球的大氣層那樣會將赤道的熱傳送到兩極,受遮蔽的兩極大環形山內溫度可低至攝氏零下二百一十二度,足以將水份永久結冰。

兩極大環形山找尋水份
NASA指,了解水星對理解類地行星及它的演化十分重要。除了想探測水星表面的成份和水星是否有冰外,科學家還希望「信使」號幫助解答水星地質演變和內核結構等問題。
路透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