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國有需要加息嗎? - 何洋

蘋論:中國有需要加息嗎? - 何洋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6月全國工業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2%,達4,608億人民幣。在本年4月及5月,該數字則分別錄得19.1%和17.5%的增幅,可見按年計算工業生產的增速在過去3個月正穩步下降。此外,從一些被指發展過熱的行業來看,情況亦已獲得改善,水泥與鋼材生產6月份的增幅比5月份別下降3.9及3.3個百分點,數字反映國內宏觀調控的政策已收到一定成效,從而讓財金決策官員有時間考慮是否需要對宏觀調控政策作出調整,例如是否有必要加息。
本欄曾指出,國內出現的經濟過熱現象,主要根源在於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而責不在私營部門。數據顯示,在本年首5個月的固定資產投資中,政府佔的比例高達60%。另據《遠東經濟評論》報道,在以鋼鐵生產為支柱產業之一的唐山市,在過去3年,市內銀行貸款的92%都投放在以國有企業為主的鋼鐵企業。由於投資過熱的始作俑者是地方政府,因此我們贊同以行政手段為主軸的宏觀調控政策,而反對以加息這種經濟手段來處理一個植根於政府行為的經濟過熱問題。儘管一些已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已放慢,但仍有不少經濟學者表示加息在所難免,我們對這看法不敢苟同。
理由是政府支持的投資項目對利息高低並不敏感,因此加息對阻遏盲目投資的作用不大。又由於民營企業一向並不倚重銀行貸款,即使民營企業在這次投資大潮中真的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加息對它們的影響亦有限。反而加息唯一可能帶來的影響,卻是增加宏觀局面的不確定性。原因是加息或會加快熱錢的流入,從而增加國內的貨幣供應,無形中製造通脹壓力,增添國家宏觀調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