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隻新股昨日首日掛牌,除了三丸東傑(2358)股價在收市前抽升、險守招股價外,聯泰控股(311)及合富輝煌(733)雙雙跌破招股價。回顧今年上半年度上市的新股,亦令不少投資者「焦頭爛額」。證券界人士指出,今年新股表現給散戶一個啟示,就是「新股只適宜短炒」,而未來一段時間,股民對新股的戒心難去。
昨日上市3隻新股中,合富輝煌及聯泰均跌穿招股價,其中合富輝煌全日潛水,收市報1.36元,較招股價1.5元跌9.33%;聯泰股價早段穩守招股價2.975元,並一度升至3.125元,但午市甫開即告失守,收市報2.775元,跌6.72%。3隻新股只有三丸東傑險守招股價1.068元,收市報1.08元,較招股價升1.12%。
聯泰行政總裁陳亨利於集團上市儀式後重申,集團目標是用3至4年時間,將聯泰營業額由現時約39億增至78億元。對於美國近期零售銷售表現遜於預期,他並不擔心,因為整體而言今年美國經濟將會持續增長。
另外,多隻剛上市的「硬淨」新股,包括李寧公司(2331)、太平洋航運(2343)及騰訊控股(700),昨日亦終於跌穿招股價。事實上,上半年度上市的新股中,至昨日收市仍未潛水的,只有18家(包括主板及創業板新股),其中7家公司均以全配售形式上市。
隨着經濟好轉,港股上半年曾掀起一陣新股熱潮,新股上市動輒超額認購數十以至逾數百倍。不過,以往愈受追捧的公司,股價愈被看高一線的定律已被改寫。以主板而言,公開認購踴躍、即散戶人數最多的中國東方(581)及中芯國際(981),雖然超額認購分別高達718.65倍及271倍,但上市至今的表現卻最差,股價跌幅分別達48.73%及43.87%(見表),其中,中芯國際更是上市當日即「潛水」。至於上半年上市的43隻新股中,14隻於上市當日即破底。
另外,高盛證券任保薦人的3家公司,即太平洋航運、平安保險(2318)及騰訊控股的股價均已跌穿招股價。騰訊昨日公布,穩定價格期結束,高盛唯一穩定價格行動為在本月5日全數行使超額配股權。
順隆證券分析員鄭安達表示,多隻大型新股計劃於下半年度上市,近期新股表現欠佳,將減低投資者認購意欲,相信會影響新股上市計劃,不排除會縮小新股集資規模,甚至押後上市。
興旺證券聯席董事姚浩然表示,從今年新股表現來看,投資者應體會到「新股只適宜短炒」的道理,若跌穿招股價應即沽貨止蝕。他又稱,機構投資者短期內較關注企業業績,故對藍籌股較有興趣,但他指出,投資者對新股欠信心的情況只屬暫時性,待市況好轉,即會再次吸引投資者認購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