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青年閱讀文化調查顯示,近七成被訪青年會經常或間中看書,平均每日看書時間有一小時,平均每月花費一百五十元買書,而若本港有通宵的書城,有五成人稱會光顧。有本港書店經營者指出,本港讀書風氣遠遠不及台灣人,通宵書店在本港不可行。 記者:麥志榮
香港青年協會今年四月進行了一項「香港青年的閱書文化」調查,訪問了五百三十一名十五歲至三十九歲的青年,結果顯示,兩成七被訪者經常看書,間中看書者有四成,至於看書的目的,最多是為了追求知識,達三成多,其次是打發時間及滿足興趣,分別佔兩成多。對於本港青年閱讀風氣評價,若十分為滿分,被訪者給的平均評分只四點六分。
調查顯示,被訪青年平均每日花一小時看書,大部份人在家中看書,佔八成,其次是在車上,佔三成五人,最多人看的是中文書,有九成人看,至於英文書有四成人看,簡體字書只有兩成多人看。
五成多被訪者看的書是買回來,三成半是向圖書館借閱,被訪者每月平均花一百五十元買書,亦有五成多人認為本港出售的書太貴,而若本港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書店,五成人表示會光顧。負責調查的青協研究幹事張靜雲認為,有閱讀習慣的青年日漸增加,但未成風氣,朋輩間不會交流讀書心得,本港若有一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書城,有助推動讀書文化。
不過,旺角洪葉書店負責人指出,青少年買書多是小說,或為了做讀書報告功課,嚴肅的文學學術書籍一向少人問津,台灣有二十四小時書店,因為台灣人看書風氣「好狼」,洪葉以往都曾營業至午夜十二時,但光顧的人不多。
另外,民建聯進行了學生閱讀習慣調查,訪問了六百二十七名中、小學生,八成學生有看課外書,但最多看的書是小說,近五成,其次是漫畫,佔四成四,科學常識書籍及實用書籍各佔一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