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黑洞不會吞噬一切

霍金:黑洞不會吞噬一切

英國最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知錯能改」!三十年前,他提出理論,指宇宙最神秘兮兮的黑洞,會吞噬和毀滅吸進洞裏所有物質。但在下周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國際科學會議上,他將承認這個黑洞理論是錯誤的,改為提出黑洞不會消滅洞裏的物質,反而會慢慢釋放那些物質。

在無垠的宇宙,黑洞一直深不可測。黑洞是由質量龐大的死亡星體殘骸形成,有強大引力,理論上,所有物質,從星塵到光束,都逃不過被黑洞吞噬的厄運。

舊論指物質隨黑洞消失
一九七六年,霍金更提出理論,指黑洞形成後,會逐漸釋出物理學上叫「霍金輻射」(Hawkingradiation)的能量,令黑洞引力逐漸消褪,到最後甚至整個黑洞在宇宙蒸發消失。他認為,「霍金輻射」不含被吸進黑洞的物質資料,而那些物質會隨黑洞消失而消失。
霍金這個理論,跟量子物理學定律存在矛盾,根據後一個理論,宇宙物質資料不會隨黑洞消失而完全消失,令天文物理學界一直爭論不休,難解黑洞謎團。霍金自己近三十年來的解釋是,量子物理學不能應用到黑洞中。

將於下周國際會議發表
不過,六十二歲的霍金顯出大師風範,將於下周的第十七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引力會議上,發表他的黑洞新理論──隨着宇宙冷卻,黑洞釋放出更多「霍金輻射」,最終會釋放出進入黑洞的物質資料,這些資料不會隨黑洞一同消失。
由於霍金在最後一刻才提出要在會上發表新理論,會議主辦當局對他的新理論亦所知不多,但大會相信霍金的聲譽,決定不阻大師發表新理論。有科學家認為,霍金的新理論可能解釋黑洞的問題,但「未必有科學家能就理論作出評審」;而若新理論最終獲得確認,必定對黑洞研究構成重大衝擊。
英國《泰晤士報》/《獨立報》/《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