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咬易中招 輕則變豬嘴 重者可致命<br>八成龍眼果皮有毒

口咬易中招 輕則變豬嘴 重者可致命
八成龍眼果皮有毒

【本報訊】港人夏日愛吃龍眼,但若食不得其法,消暑不成反中毒;消費者委員會最近測試巿面出售的龍眼,發現八成樣本的果皮含有二氧化硫,若消費者如剝瓜子般以口咬開龍眼皮,或不連枝用水浸泡龍眼後進食,吃下二氧化硫後輕則紅唇變「豬嘴」,重則會引致氣促、昏迷,甚至有性命之虞。 記者:蔡朗清

龍眼是港人熱愛水果之一,每年入口量以千萬公斤計,今年首五個月,港人已共啖食逾億元的龍眼,但原來食龍眼竟要冒上中毒的風險;消委會最近測試巿面出售的龍眼的二氧化硫含量,從本地超巿、街巿生果檔和生果零售店,購買十一份龍眼樣本,來源地包括泰國、澳洲及海南島。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吳馬太醫生昨在記者會上表示,測試結果顯示九個樣本的龍眼果皮驗出含有二氧化硫,含量由每千克含有一百四十三毫克至四百五十三毫克不等;至於果肉則全部樣本不含二氧化硫。

拔去枝葉沖洗污染果肉
吳馬太指港人進食龍眼前習慣先清洗龍眼皮,惟不少人會將枝葉拔去放在水中浸洗;消委會的測試發現,這樣做會令果肉受二氧化硫污染。消委會將兩份不連枝的龍眼樣本放在水裏浸泡後,竟發現果肉每千克含有約五十四毫克及六十毫克的二氧化硫,相信是二氧化硫溶入水中後變成硫酸,從除枝後的缺口滲入果肉。
根據聯合國及世界衞生組織訂定規則,二氧化硫每日安全攝入量,以體重六十公斤的人士計算,每日不宜攝取超過四十二毫克;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表示,據消委會測試果肉的二氧化硫量計算,正常人(對二氧化硫沒有敏感者)每日吃下八十至九十粒便會超出安全標準。
由於逾八成龍眼樣本的果皮含有二氧化硫,消費者若進食不得其法,隨時吃下二氧化硫,輕則會令嘴唇腫脹,若本身對二氧化硫有過敏反應,更會出現氣促、哮喘的症狀,嚴重會引致昏迷,有性命之虞。
消委會建議較佳消除果皮上二氧化硫的方法,是將連枝的龍眼以水沖洗抹乾,就可將果皮上逾七成五的二氧化硫除去,另外將連枝的龍眼逐粒邊沖水邊輕捽也是不錯的方法。

龍眼生意料將跌三四成
吳馬太補充,部份人喜歡用口咬開龍眼皮啖食,無異在進食二氧化硫,故提醒消費者不要用口咬開龍眼皮,又或將整粒龍眼連皮放進口;另外,處理龍眼後應先洗手才進食。
對於消委會測試發現龍眼果皮含有二氧化硫,生果批發商元亨鮮果集團關小姐昨表示,供應商一向有在龍眼果皮外加上防腐劑,以保持龍眼新鮮,消費者進食時只要清洗乾淨,以及不要用口剝殼便沒有問題。她說,由於荔枝濕熱,龍眼較受港人歡迎,佔生意額高達三、四成,來源地主要是泰國及中國。今年龍眼豐收,零售價較由去年每磅十至十二元,下跌至每磅六至七元。位於灣仔的聯興果檔負責人姚先生則表示,料消委會報告令龍眼生意大跌三、四成,他勞氣地說:「龍眼如果有事,一早冇人買。」

《你吃龍眼前會否沖洗?》
20多歲文職人員陳小姐:「我一早已經覺得龍眼可能有好多防腐劑,我都會叫屋企人洗乾淨先食。」

16歲中學生胡小組:「我屋企食龍眼唔會洗㗎,只會去皮食,而且食荔枝嘅時候都係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