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統計調查指出,若干年後,香港的男女比例會出現兩性逆差,女比男多的現象成為主流,好女唔憂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專家鼓勵「三高」女性(即是高學歷、高收入、高齡)不妨返回國內物色對象。
重質不重量,男人成為少數,本應很搶手,奈何特區的小男人從來不會主動持續進修,多番抗拒終身學習做一個真男人的機遇。平日在輕鐵車廂中刨馬經大剌剌挖鼻屎、假日北上尋歡的麻甩佬,三高女子看不上眼,比三高女子低水平得多的,也不屑結交。這批小男人就算數量再減幾百萬,也沒有可惜的。
高薪厚職有權動輒拍枱罵下屬的管理階層,卡片印着好幾個有氣燄的銜頭的,行出來有勢,開的汽車是凌志,到SWANK買衣服,有兩個深圳高球會會籍,有一個等待收樓後出租的貝沙灣豪宅,父母遠居加拿大,亦即是說,將來嫁給他,也不怕婆媳共處一室起摩擦。這種人辦,照說是1:99(即是一男vs九十九女)的優質典範。但這批優生,遇到小小挫折,神經迅即崩潰,平日官仔形象的他,忽然哭到花面貓似的。
男人偶爾在一個月色灰暗的深夜,到酒吧買醉後摸上女人的家,哭倒在她們溫軟的胸膛中,讓她們潛伏的母性爆發。男人的脆弱,只是向你一個人無遮掩暴露的時候,讓人受寵若驚,感動得亂套。到男人公然展示眼淚,證明自己跟女人一樣是水做的那一刻,你有強烈受辱的感覺,相信自己錯放籌碼於一個在嬰兒期、初生至滿月那個關鍵月份被過份呵護當成女娃般照顧、長大後淚腺組織異常發達過人的乸型!
本地男人難揀得落手,請中央打救,留住大西北與大東北兩塊好佬處男地,讓香港叻女率團開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