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烏魯木齊一家酒店的商務中心,一個西方女顧客用英語與中國女職員理論。鬼婆在商務中心傳了一頁紙到外國,傳真之後,機器本來應該吐出一頁傳真報告(FaxReport),核實傳真OK無誤,但不知何故商務中心的機器出不了傳真報告。
女職員用英語說:「對不起,沒有,但傳真機沒有壞,你的傳真一定沒有問題。」
鬼婆不滿:「但是,傳真報告的功能就是核實沒有問題。沒有這一頁,你怎能百分之百肯定那邊一定收到呢?」
女職員一時語塞,但還是堅持:「一定沒有問題的。」鬼婆稍動了氣:「但我在中國的酒店向外國傳真過許多次,沒有FaxReport,但事後對方不是收不到,就是模糊不清,或是當中有一條粗黑線。你的傳真機出不了報告,我怎能放心呢?」女職員說:「一定沒問題的。這樣吧,如果對方收不到,你再拿來,免費再傳一次好了。」
鬼婆說:「但我剛才的傳真,是發到英國的一家銀行去的,叫他們從我的戶口滙錢過來。現在英國是午夜,到銀行職員上了班,收不到我的傳真,錢沒有滙過來,我要到後天才知道。我需要生活費,怎可以耽擱兩天呢?」
女職員的英語有限,無法再解釋下去,只能不斷重複「傳真沒有問題,一定會收到的」,但女顧客堅持不接受,不斷問:「你又不在那邊的銀行,你怎能那麼確定沒問題呢?」
本來在看熱鬧的我也在等發傳真,看見雙方僵持,我只有用有限的一點點英語和同樣不太流暢的「普通話」為雙方調解。我告訴女職員:「你應該告訴她:對不起,我會叫人盡快把機器修好,希望下次能有傳真報告,很抱歉,這一次實在不能滿足您的要求。如果緊急的話,我會替您跑到對面另一家酒店去傳真,把傳真報告拿回來。」
女職員同意了,我向鬼婆傳譯了意思。女顧客的氣也消了:「不必了,我只是想他們改善一下服務。」
女職員還是很委屈。她覺得待客已經很有禮貌,為甚麼這位外國女人那麼難纏?她不明白的是,以中國人的思維,缺乏科學精神,喜歡對還沒有發生的一些可能性妄加肯定,例如:「董建華下台,讓李柱銘管香港,他也不能管得好」;又例如七一前港大學生會的宣言,「與其白遊行、白喊口號,不如先提高社會質素」,都是這種假設。但對着一個女職員,能浪費口水解釋那麼多嗎?
科學與蒙昧、理性和武斷之間,雞皮小事裏的大問題,在中國每天發生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