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證券分析部門,應該是怎樣設立?最佳的狀態是與公司其他部門(如企業融資、資產管理)完全分割,使證券分析部門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不受其他部門所影響。但事實上,這在實際環境之中並不容許。
證券公司提供股票研究報告,屬於無償服務的一種,公司從中並沒有實際直接得益。原則上,證券分析部門是一個成本中心(CostCenter),因此站在生意層面來看,這個部門的營運成本愈少愈好,而分析員的工作範圍與證券公司規模的大小,也有關係。
對於大型證券行,特別是一些國際大行,證券分析部門是一個較為重要的部門。因為公司有不少大客戶,例如基金公司或富有的獨立投資者,都會看證券研究報告,再決定是否投資或減持有關股份。由於這些客戶的投資額大,所以愈多研究報告,證券行收取佣金的機會就愈大。正因為利益關係,大行就肯用較優厚的待遇去聘請證券分析員,而原則上,這些分析員的職責只是撰寫報告。
對於中小型證券公司而言,客戶多屬散戶,每名客戶的投資金額不大,散戶普遍對小型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亦不太留意,反而會留意路邊消息,或是報章雜誌的投資建議,因此中小型證券行的分析研究報告未必會為公司帶來太多生意。
很多證券分析員多兼任經紀業務,又或者細行從事公司公關工作,例如出席電台及電視節目作股評,又或在報章雜誌撰寫投資專欄。論到待遇,當然不及外資大行的分析員好。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