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多襟著價錢抵<br>花拖檔屹立40年不倒之謎

款多襟著價錢抵
花拖檔屹立40年不倒之謎

說起「繡花拖鞋」,總教人想到一對密頭、大紅大綠,甚至鑲滿珠片的古式拖鞋,款式50年不變;卻原來,在閃紅閃綠的框框內,依然有創新的需求與空間。一家賣「花拖」逾40年的老店,便以不斷創新款式來留住客人,穩守一盤生意。

李先生與太太自60年代開始,便在北角英皇道一條巷口賣拖鞋,主力售賣別具傳統特色的「花拖」──包括繡花、車花、壓花、印花及串珠等款式拖鞋。花拖這行業無論是製造或售賣,在港已日漸式微,像李先生他們的經營模式,幾近絕迹。

昔日顧客 非富則貴
李氏夫婦的「英皇拖鞋店」,也曾有過興旺的風光歲月,顧客中不少富貴人家。李太說:「以前窮人大多住在徙置區,常要擔水、倒水的,花拖不好濕水,並不適合他們穿。」
「那時穿花拖的都是富有人家,以前北角又叫小上海,聚居了不少上海人,他們的生活環境比較好,我們的顧客就以這群人為主。」李太對那時「搵到食」的日子說來仍眷戀不已;但今日的北角已「降格」為小福建,英皇拖鞋店的生意亦今非昔比。
 
好舖難求 留守北角
花拖的市場一向狹窄,加上近年經濟不景,生意更見平淡,李太說,以前一年換一對新拖鞋的人,現在不是到穿爛也不換。旺季期間,如聖誕、新年多人買花拖送禮,兩夫婦或能每人賺得一份收入;但當淡季之時,只賺得一份人工,上月他們便只錄得6000元收入。
夫婦倆也曾想過擴展生意,他們留意到有行家在尖沙嘴的樓梯口擺賣花拖,專做外國遊客生意,價錢定得較高,利潤也較豐厚;但考慮到理想舖位難求,加上年事漸高(李生已年過60歲),最終打消開分店或搬大舖的念頭,專心守着這家老舖,繼續做街坊生意。

熟客幫襯 一買三代
目前,光顧英皇的多為熟客,有的更是一家三代人都穿這店的拖鞋。李太說:「有個祖母來買鞋,為自己買的放一堆,揀給女兒或新抱的放一堆,孫子的放另一堆,一買就上千元。」
此外,也有搬了上半山居住的熟客,專誠駕着名車來光顧;又有移民外國的舊客,返港探親期間前來幫襯,或託在港的親友來購買,然後郵寄過去。

為求新款 自行設計
都說現代人事事貪新鮮,李太也表示顧客都變得愛新款,以前一個鞋款可以賣十年八載,現在則要不斷創新款色,才能滿足客人需求,因此他們除在本地找貨源,亦會從大陸及台灣引入新款花拖,甚至自行設計款式,並到深水埗等地找尋新穎質料,再交託香港的鞋廠製造,並以自己的店名作品牌獨家銷售。
比較中港台三地生產的花拖,以香港的品質最好,雖然在港生產拖鞋成本遠比內地高,但向以價廉作招徠的英皇,也只把售價提高十元八塊,因此打正自己名號的花拖,最受顧客歡迎。
若問這檔一做幾近半個世紀而不倒的巷口生意何以維持,從顧客的口碑大概可知一二,「款多、襟着、價錢抵、老闆又夠老實……」他們都這樣說。
記者:陳嘉文

英皇的花拖價錢由26至69元,視乎精巧程度而定。

英皇的花拖多數是香港製造,也有來自台灣及內地,但老闆說質素始終以香港的最好。

花拖是繡花、車花、壓花、印花、串珠等拖鞋的總稱,質料以塑膠、尼龍、絹、皮毛為主,顏色豔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