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消費者委員會的調查發現,已凍結兩年的教科書售價今年加價,小學及中學的教科書平均加幅分別是百分之一點八及一點五,出版商解釋因課程改動等因素引致成本上漲;教育統籌局直指出版商加價無理,有家長團體批評出版商此舉令家長百上加斤。 記者:蔡朗清、馮永堅、倪清江
不少學生昨日到旺角購買新學年的教科書,升讀中五的Joyce批評出版社「成日改版」加價,令學生要買貴書,又不能以較便宜價錢買舊書。她說儘管有能力購買全套二千多元的新課本,但她不想出版商「賺大錢」,寧願多走幾間舊書店買舊書。
據消委會調查所得,今年小學教科書價平均升幅為百分之一點八,以中、英、數三科的升幅最大,超過百分之二;中學平均升幅為百分之一點五,以英文和化學科升幅最大。
出版商向消委會解釋加價的原因,是教統局陸續推出新課程,由發出諮詢文件至定稿及審批,時間只有一年,出版商需增加人手應付,令成本上升;加上紙價、資訊科技配套等因素,以及學生人數下降,均使製作成本上升。
精工出版社總經理冼國忠昨表示,因經營成本上漲,整體教科書售價較去年上升約百分之二,他形容加幅溫和。旺角漢榮書局負責人石漢基稱,由於教科書市場競爭激烈,令書商不敢大幅加價,但一些高中新編課程如中史、世界歷史及數學,料會有半成升幅。
教統局反駁出版商加價理由不合理,該局發言人昨表示,出版商聲稱光碟等資訊科技配套只屬輔助教材,並非教科書的組成部份,故不應計入教科書的成本。另外,教統局推出的新課程只涉及小部份科目,而局方公布課程指引後,出版商平均有十二至十四個月編書,時間充裕。
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則批評出版商在經濟剛復甦時即加價,有個別改版書升幅更達兩成,定價不合理;初中生的書費高達三千多元;高中生就算部份課本買舊書,也要花二千多元。
為免因書價上升打擊營業額,大部份書局今年均以九折招徠生意,漢榮書局更與上海商業銀行合作,簽卡買書六百元或以上可獲免息分期;在三聯書店購買教科書滿五百元,可回贈總值三百元優惠券及全年通用的學生九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