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有說不的尊嚴

香港人有說不的尊嚴

何俊仁

今年四月,人大常委行使釋法權後,再否決了○七、○八年雙普選。這是否蓋棺定論,使港人在○七、○八實現民主的希望完全破滅了?如果是的話,為何今年七月一日,仍有五十多萬人冒着高溫,響應爭取○七、○八雙普選的號召上街?七一遊行背後的精神意義應如何理解,抑或無法理喻?
據筆者作為參與者的體驗,港人要表達的訊息和訴求十分清楚,不難理解。縱使中央以無上的權威去壓抑香港的民主發展,縱使在法律上和政治現實,香港無法挑戰中央這次決定的權威,但在道德上、輿論上、港人仍要堅持地說「不」;在法律和環境的許可下,市民亦可理性、堅定及平和地重申:「港人不同意、不服氣,請中央三思!」七一大遊行,不是要揪起一場敵意針對中央,要水火不容的政治鬥爭(港人亦無此能力),只是顯示港人對維護一些基本原則和理念的權利和尊嚴!

有說,七一大遊行的精神,「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是挑戰中央的不理智行為。但在法律上,人大常委有權按着政治形勢的發展而審視檢討以至修正其決定的。為何一些地方官員總是以官僚僵化的心態,去揣測中央的旨意,低估領導的應變能力?為何董特首害怕得以為自己為一份補充報告的啟動權都沒有?難道董先生連寫一個要求啟動政改報告亦須通過另一啟動機制嗎?
七一大遊行的精神意義,不在於是否成功爭取實現目標,而在於港人藉此為香港創造了新的政治面貌和生態,催生了更成熟的政治文化和公民社會。遊行人士以理性平和的態度,表達堅定的訴求;訴求更着重原則和理念(民主),而不是針對個人或事件;他們不是對政治有一時的熱衷,而是表示了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長遠以至下一代的承擔;這種社會責任感顯示了香港這個新時代下的優良公民素質!
人大常委的釋法和決定,目的是要結束一切涉及○七、○八雙普選的糾紛,卻觸發了第二次七一大遊行。香港的公民社會並沒有在政治壓力下萎縮和寂靜下來,反顯示了更強韌和活潑的生命力。七一大遊行的精神意義,將使香港在本地和國際輿論的支持下,驅向民主。中央領導人應捫心自問,如果香港的社會和人民的民主權利被剝奪,會否在世界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羞恥的一頁?這是誰的歷史責任?
……………………………………………………
作者為民主動力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