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測快速反應 連續試射三導彈

大陸測快速反應 連續試射三導彈

解放軍在福建東山島進行大型三軍聯合作戰演習之際,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中國本月將連續試射三枚不同型號的中長程彈道導彈,預計由山西射往新疆,射程二千多公里。其中「東風三十一型」及「巨浪二型」導彈,實際射程更可打到美國西岸。這將是解放軍首次在短時間內試射三枚戰略導彈。

塔斯社報道,中國國防部早前知會俄羅斯國防部,表示計劃在七月試射三枚彈道導彈。
據悉,解放軍計劃使用位於山西省五寨導彈發射場的地面發射井,試射帶有分導彈頭的「東風三十一型」洲際導彈、「東風二十一型」中程導彈,以及原先設計由潛艇發射的「巨浪二型」導彈。
其中,「東風三十一型」與「巨浪二型」,實際射程達八千公里,可攻擊美國西岸地區。三枚導彈預計射向新疆沙漠羅布泊地區的試驗場,射程二千五百多公里。

實戰意義大於政治意義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指出,中國從未試過在短時間內連續試射三枚不同類型的彈道導彈,而今次試射的主要目的,相信是要檢驗二炮部隊的快速反應作戰能力,實戰意義遠大於政治意義。雖然選擇在這個時間進行,同時亦可視為對美國最近拒絕停止對台灣出售武器所作出的「適度」反應,但對抗性質其實不大。
黃東認為,如果中國真的要給美國一點顏色看,可以趁美軍艦隊策劃在亞洲區進行夏季大型演習之際,同時高調進行水面艦隊、航空兵以及潛艇部隊的聯合軍演。事實上,解放軍近日在東山島進行的大規模演習,亦是相當低調地進行。

陸地發射巨浪避免緊張
不過,黃東指出,解放軍近年正研究使用東風二十一型導彈,攻擊美國航空母艦的戰法,而關有技術亦已接近成熟,今次試射亦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至於為何由潛艇發射的「巨浪二型」導彈,會改在內陸試射,黃東稱,相信主要是由於原先計劃所部署的潛艇部隊仍未成式編成,同時是要避免在沿海由潛艇試射,引起不必要緊張。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亦認為,今次試射導彈其實是解放軍近年銳意發展「空間戰略」的其中一個研究部份,目的是要向國際社會顯示中國有能力打遠距離戰爭,並非刻意要針對美國。
據了解,中國擁有一百多個發射洲際及中程導彈的裝置,其中六個導彈基地的九十六個發射裝置目前處於準備狀態。
俄羅斯航天兵的觀察設施記錄了中國各次中長程導彈發射的情況。據稱,中國對上一次試射東風三十一型導彈,是在前年十二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