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分有4大部門,除「天氣預測及警告服務科」外,還有「拓展、研究及政務科」、「航空氣象服務科」及「輻射監測及評估科」。4個部門共有科學主任330人,要成為其中一分子門檻原來很高,主責培訓的高級科學主任陳積祥表示,持有物理及數學學位屬基本要求,應徵者必須過三關,獲聘絕無取巧。
科學主任的職位空缺不多,遇有人離職或退休,或早年為配合新機場而開拓新職位,才會公開招聘,但未必每次都能成功招納到人才。陳積祥說,面試會考科學問題,測試應徵者對數學理論的認識是否透徹;同時會要求應徵者從大量數據中作歸納及總結,以了解其分析能力及邏輯頭腦;突如其來的測試如讀普通話等,則主要為測試表達及應變力。
他解釋:「一旦遇有颱風或暴雨,時刻要跟隨天氣變化而所出決定,分秒必爭,若在緊急時不能保持鎮定,發出警告後便手忙腳亂那可不行。」
新人入職後,會先接受9個月至1年的培訓,過去主要到海外如澳洲、英、美等地培訓;近年則多留在港由香港天文台自行培訓。內容包括氣象理論、預報技巧、氣象圖表分析,然後跟不同的師傅實習,畢竟從富經驗的同事身上學習最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