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女性有厭食或暴食傾向

5%女性有厭食或暴食傾向

【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女性體重雖達國際標準,但仍自覺肥胖;有精神科醫生警告,半成的三十歲以下女性有患厭食症或暴食症傾向,減肥女士比例更高,而長期服食減肥藥會導致手震及失眠,甚至思覺失調。
基督教女青年會年初訪問了二千零六十六名女性,八成八的受訪者是五十五歲以下、體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標準,即是體質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為十八點五至二十二點九,但八成九受訪者仍自覺體重未達理想,三成四人想減二至十一磅,一成一人更想減二十二磅以上;曾減肥的女性則達三成七。
十八歲以下的受訪少女有四成過輕,但對於體形自我評分最低,十分滿分只有五點五二分。受訪者平均月入約六千五百多元,但每月在美容及纖體上的支出高達一千二百多元,佔一成八。該會執行幹事李婉芬表示,肥醜瘦美潮流令女士精神上深受壓力。

減肥藥有副作用
精神科醫生蔡定國說,國際調查顯示,百分之一的三十歲以下女性可能患上厭食或暴食症,有此傾向的達半成,減肥人士更屬高危一族,因減肥者易患厭食症,而減肥亦會增加壓力,壓力可致暴食症,而進食後又不惜扣喉,最後罹患厭食症。
他強調,減肥藥多屬安非他命藥物,有失眠、心跳不正常、手震等副作用,若對此藥過敏,或長期大量服用,更會導致思覺失調,「但係有啲醫生為咗滿足本身唔係肥嘅病人需要,就開減肥藥,唔係咁好。」
十九歲的阿玲自幼喪父,又因肥胖被嘲為「豬扒」,令她暴食發洩不滿,但結識男友後又自覺太肥而不惜扣喉減肥,終患厭食症。十六歲阿琪獲醫生處方減肥藥,但常手震及失眠,影響日常生活。

女士心聲
曾小姐﹙20歲 時裝業人員﹚:「住溫哥華七年都唔覺自己肥,返嚟冇耐就覺得肥,因為身邊嘅人好瘦,又成日講減肥;其實我高一米七,體重都係一百一十幾磅。」

女士心聲
吳小姐﹙20多歲 文職人員﹚:「我五呎四高,一百一十磅,唔算肥,但都想減;周圍個個都講減肥,真係會令到自己有少少壓力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