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內地手機生產商──深圳桑菲消費通信董事長華龍興表示,由於行業競爭劇烈,生產OEM手機的毛利率面對一定價格壓力。不過,他說桑菲產品質量較同業佳,另亦致力發展自有品牌,減低有關影響。
中國電子集團去年底與運盛中國(085)達成協議,透過注入桑菲的65%權益,借殼上市;本周三運盛將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通過有關收購,並改名為中國電子。整項收購預期可於今年10月完成,屆時運盛將成為中國電子集團內,於主板上市,經營通信、消費電子產品及相關行業業務的主要附屬公司。
桑菲為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擁有逾6年生產經驗,主要以原設備製造(OEM)形式生產流動電話,對象為中至中低檔次。註冊資本3300萬美元(2.57億元),中國電子持股65%,飛利浦集團及桑達,則各持有25%及10%。
桑菲主要客戶為飛利浦,分別佔01年營業額99%、02年98%,及03年91%;近年,桑菲亦於國內推廣自有品牌「SED」流動電話。
雖然桑菲過去3年營業額有增長,但盈利卻持續回落。華龍興解釋主因公司改變商業模式及財務安排所致,實際上,桑菲的移動電話生產業務仍是穩步增長,淨利潤率與行業相若,約2至3%。過去3年,桑菲毛利率分別為24.7%、9.7%及5.4%,預計未來可保持於5至7%水平。
問及飛利浦日後會否減持桑菲股權,他並無正面評論,只表示有信心可維持長期良好合作關係。至於明年中屆滿的專利生產合約,他說雙方待第4季才會展開商討。03年度,飛利浦佔桑菲營業額91%、自有品牌佔4%,其他OEM品牌則佔5%。
他說目前自有品牌及其他OEM定單發展勢頭良好,未來計劃推出3至4個系列,約10至12款手機型號;知名客戶則包括科健、康佳、豐達、大顯及新東星。
為應付需求,去年底桑菲將年產能力提升至1000萬台手機;待第3季第7條生產線投產,將提升至1400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