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人」賠上免疫力

「肌肉人」賠上免疫力

運動員想透過改造基因使肌肉更發達,體能更強,但有利有弊,因為利用基因療法提升競賽表現的同時,有可能會引發致命免疫問題。
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科學家斯威尼研究出的新基因療法,主要是用來治療肌肉萎縮症病人。他利用無害的病毒,將令肌肉生長和修補的基因IGF1,注射入健康老鼠體內,跟老鼠細胞脫氧核糖核酸(DNA)結合,結果是造成「超級老鼠」,牠們的肌肉發達程度,比普通老鼠強三成,而且肌肉發達效果可持續兩年。
除了注射IGFI基因,科學家最近亦找到其他製造「肌肉人」的基因方法。德國科學家上月指出,發現了一個未足五歲已能拿起重三公斤的東西的「超級BB」,原因是他體內一個抑制肌肉成長的氯化筒箭毒。

稀釋血液免心臟衰竭
鹼基因出現突變,他們相信將來可透過藥物或基因療法控制這種基因,來令運動員或健身男士輕易變成「肌肉人」。
基因療法令肌肉變得發達的研究已引起運動員注意,原因是利用基因療法增強肌肉能力,是不可能從血液中檢驗出來,透過改造基因「出術」根本「神不知鬼不覺」。
不過,使用基因療法也存在一定風險,已知的副作用是會引起致命免疫問題。科學家曾利用基因療法為狒狒和猴子注入紅細胞增成素(EPO),結果令血液黏稠,需定期稀釋才能令心臟不會衰竭。紅細胞增成素能增加紅血球細胞增長。
英國《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