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婦急籌4萬醫藥費

淋巴癌婦急籌4萬醫藥費

37歲的黎金妹罹患非何傑金氏淋巴癌,其「幸福師奶」生活一下子被搗碎,丈夫更被迫辭工照顧家庭,一家五口的經濟及情緒陷入谷底。醫生為金妹進行多次化療及電療,惜未能殲滅癌細胞,遂建議她嘗試一種新藥Rituximab,惟藥費需由病者自付,整個療程至少需要4萬元,金妹亟待善長伸出援手。

記者日前探訪黎金妹,見她躺在床上歇息,顯得十分疲倦。「𠵱家冇咩胃口,白血球又低,個人好容易攰,最慘係腹部成日好痛,食嗎啡止痛藥只係止到4個鐘,我又唔想靠止痛藥,驚食得多頭腦唔清醒。」金妹說話期間又再腹痛,要蜷縮身體以減輕痛楚。

蜷縮身體減輕腹痛
金妹育有兩女一子,現年分別10歲、12歲及15歲。42歲丈夫廖先生任職地盤。
去年3月金妹發現頸側兩邊各生了「雞蛋咁大」的腫瘤,經檢驗後證實患急性淋巴癌。
「最初知道之後,喊足2個月,之後喺醫院見到有啲病人後生過我都去咗,加上有社工開解,自己至睇開咗。」金妹堅強地說。
自妻子患病後,廖先生辭去工作,照顧妻子及子女,他坦言所受壓力極大。「有時見到太太痛到透唔到氣,愈嚟愈嚴重,我真係好擔心。」廖先生擔憂地說。
負責治療金妹的屯門醫院血液科顧問醫生楊耀明表示,現時金妹的情況甚差,院方曾用傳統化療藥為她治療,惟部份癌細胞產生抗藥性,以致病情不受控制,癌細胞現已擴散至骨骼,故他建議金妹使用Rituximab針藥配合其他傳統抗癌藥,可望將殺死癌細胞的成功率由兩至三成提高至四至六成。

患者需自費購新藥
「呢隻藥每打一針要1萬5千至2萬蚊,預計需要打2個月,希望可以控制住佢嘅病情,再考慮需唔需要做骨髓移植。」楊醫生說。
臨床腫瘤科醫生應志浩表示,Rituximab約於6年前在美國面世,3年前引入本港使用,該藥對於治療非何傑金氏B細胞淋巴癌功效尤為顯著。
他指出,外國研究顯示,單用傳統化療藥以及合併Rituximab使用,兩組病人有良好反應的百分比,分別為百分之六十三及七十六;至於兩年內的死亡率,分別為百分之四十一及二十九,可見該藥有效對抗淋巴癌細胞及減低死亡率,更有機會將淋巴癌完全治愈。惟該藥亦有一些輕微副作用,包括:發燒、出紅疹、氣促、血壓低及惡心等。
Rituximab並非醫院管理局的常規藥物,需由病者自付,廖家五口現時靠綜援金過活,面對數萬元醫療費,廖先生坦言無能為力,心情極之難受,他盼善長能夠慷慨解囊,好讓妻子盡快接受適當治療。捐款編號:C1434

淋巴癌每年600宗新症
淋巴癌是本港第9大癌症殺手,01年死亡人數達311人,本地每年約有600宗新症個案。淋巴腺腫脹是較明顯病徵,位置一般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急性淋巴癌會在短時間內進入末期,如未對症下藥,3周至3個月內會死亡。大多數淋巴癌成因不明,免疫系統受損者患病機會較高。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新藥Rituximab,費用需由用者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