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主要官員問責制實施短短兩年以來,已有三名司局級官員下台;一項調查發現,中產人士對政府管治表現進行的二十三項評分中,僅得廉潔一項及格,他們普遍認為政府問責性不強、欠透明度、不願聽取批評。負責調查的學者指,本港沒有民主政制,政府也沒有為問責制訂下明確的懲處規則,導致政府有錯失,問責官員就要「人頭落地」,所以建議政府檢討問責制。
新力量網絡於今年五至六月訪問了九百九十名市民、中產人士、大學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調查發現市民對政府管治表現的整體評分較去年為高,而中產和學者較市民及議員更不滿政府。三百五十九名受訪中產人士對「政府願聽取尖銳批評」僅給予十四點四分、對「司局長願為政策失誤採取行動以負上責任」一項只給十七點一分。
與去年同類調查比較,中產人士在今年對司局級官員問責性、處事公正性的評分有所提升;但對公務員能保持中立、以負責任態度辦事、處事公正等評分則較去年為低。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上周為沙士事件辭職,新力量網絡副主席史泰祖醫生認為市民對問責制「睇錯咗方向」,他強調公眾批評楊永強「厚顏無恥」並不正確,認為楊永強只是為負上政治責任而「光榮下台」。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出席另一個公開活動時稱,主要官員問責制需經歷考驗及吸取教訓,不應政府稍有錯處,「市民就要求官員人頭落地。」
新力量網絡主席張炳良說,香港沒有民主政制,市民沒法透過選票更換政府,令問責制成為懲罰政府的代替品。
新力量網絡秘書陳和順批評,政府一直不為問責官員犯錯制訂懲處機制,長遠只會影響公務員士氣、打擊有志之士加入政府和對政府施政不利。張炳良建議政府檢討政改之餘,同時檢討問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