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市場觸覺須時日培養

投資論勢:市場觸覺須時日培養

有讀者「阿輝」來信問筆者,炒外滙是否只需要兼顧技術因素和基礎因素?還有沒其他原因足以推動入市決定?
要回答這些問題,實在不簡單,但筆者仍不妨嘗試在此扼要地作答。
表面上,技術因素和基礎因素是投資者必須知道的兩大學問,但各師各法,要完全掌握兩者的竅門,並不容易。譬如同一幅走勢圖,不同人已可以劃出不同的趨勢線,而其他林林總總的走勢分析,如移動平均線、相對強弱指數、波浪形態……,確實令人花多眼亂。
至於基礎因素方面,若純粹看某一消息,不同人亦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如聯儲局加息究竟是利好抑或利淡美元,市場看法便很容易呈現嚴重的分歧。甚至乎消息若在不同時候出現,所能產生的影響力亦迥異。最明顯的是一度成為市場焦點的地緣政治危機,雖然中東局勢在今日仍然嚴峻,自殺式爆炸事件幾乎無日無之,但市場似已厭倦了這些消息,很多時也會對類似的消息毫無反應。

加息貨幣未必升
筆者認為,這些因素仍具有參考價值,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若不曉得靈活處理而盲目運用,只會害苦了自己。譬如看見美國加息便入市買美元的投資者,現時極可能已「坐艇」。
至於有沒有其他因素左右入市決定,答案是有的。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市場觸覺」(marketsense)這名詞。有時候業內人士的開盤決定,是取決於對市場走勢的直覺,至於為何會如此做法,卻不容易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很多時市場觸覺的準繩度更勝任何分析工具,但必須在市場內浸淫了一段長日子,這種市場觸覺才能培養出來。

答過讀者來信後,還是返回正題,看看滙市的形勢。美元上周大致上仍是沽壓沉重,歐元和英鎊分別升上3個月新高,只有日圓周初因政治因素而承壓,但美元仍未能升破110日圓的心理關口。美國在加息後所公布的經濟數據有不少都教市場失望,令投資者質疑美國經濟力度是否可以維持,最起碼,市場已看出了聯儲局加息步伐不會太急的事實,這是美元在加息落實後不進反退的主要原因。

日圓升浪可重展
筆者一直看好英鎊,而鎊滙的表現亦沒有令讀者們失望。由於加息希望重燃,與美息的差距有機會擴大,英鎊再成受追捧對象,市場內已開始有人認同筆者指英鎊在年底前或再挑戰1.90美元關口的看法。
至於筆者同樣睇好的日圓,估計在日本參議院選舉塵埃落定後,無論執政自民黨是勝是負,日圓仍可重展升浪。除非日本經濟顯著轉弱,否則筆者仍維持可以在接近110水平時買日圓走中線的看法。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