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宇在黨內正式會議上向溫家寶發炮?這有點不可思議,其真實性可疑,因為這大大的違反了中國官場的規則,在正常情況下,按理只有上級領導批評手下,斷無下級官員發炮公開否定上級領導制訂的政策的可能。怎樣理解呢?
如此事屬實,則說明北京高層的政治鬥爭已經白熱化了。一般來說,中國各級幹部之間很少把衝突公開化,即使屬於不同派別,大家也會維持表面上的和諧,最多只會互不瞅睬,不會輕易翻臉。當年黃菊任上海市委書記、徐匡迪任市長時,兩人鬧矛盾已是公開的秘密,但也不會在市委會議上針鋒相對。只有在各派爭權奪利的情況白熱化,才會出現互相攻訐的情況。即使如此,公開批評上級領導,特別是中央領導,仍是非常罕見的。
向上級領導發難,要冒巨大政治風險,有時甚至是政治自殺。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彭德懷以萬言書批評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但彭最後就被毛鬥倒。當然凡事有例外,在牆倒眾人推的情況下,也會發生手下向上級發難的事情。一九八七年的中共中央生活會,眾人知道鄧小平已決定放棄胡耀邦作為接班人,於是圍攻他指他要對自由化氾濫負責,胡稍後被迫辭去中央總書記職。但是,溫家寶現在的地位絕非已經岌岌可危。
陳良宇敢冒如此大的政治風險,冒中共政治上的大不韙,在政治局會議上向上級領導的總理溫家寶發難,當然知道箇中的危險。若非有巨大的政治利益,以及自信不會受到打擊報復,陳良宇又怎會冒此大險呢?
此事有幾點可供外界觀察中共高層的政治生活。第一,陳良宇有強大的後台,而且這個後台比溫家寶還要硬。在北京還有誰比作為政府首腦的溫家寶大權?不用說,只有江澤民。第二,如果不是對江澤民這個後台充滿信心,陳良宇斷不會充當爛頭卒。要知道這是非常危險的,萬一溫家寶作出反擊,而江澤民這個後台撐不住了,陳良宇將是溫首先要拔除的眼中釘。換言之,江澤民的權力仍然非常鞏固,陳良宇才敢於做一些不給溫總面子的事。
第三,陳良宇此舉應得到江澤民的默許,而宏觀調控確實損害了「上海幫」的利益。外界一直認為,「上海幫」成員一直消極抵制宏觀調控,雖然上海是調控的主要目標,但溫家寶親自南下上海,召開鄰近省市的領導會議,也沒壓縮多少個項目,顯見上海幫的實力。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