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2》,真是好戲;戲,有血肉,但沒血腥;人物,不管正反,都悲情。「有能力,就有責任。」這話說得好;正派有「責任」拯救世界,反派有「責任」改變世界;大家盡本份,有苦衷。蜘蛛俠日常愛樹敵,為了不連累女朋友,他忍痛回一句:「我不愛你。」這段情,好苦澀。
「其實,蜘蛛俠在家中『桃花位』擱一塊紫水晶,愛情運,就可以改善。」我總覺得:荷里活的編劇,該向我們的神棍們取經。
白天跟蜜蠟大師談水晶,晚上看戲,還是心不在焉。「過去一季,廣東道一帶賣水晶的店,就倒了十幾家。」大師說。活該。靠迷信、妄語、欺詐支撐的行業,當然不可能長久。偶然,有客人問:「怎麼有蜜蠟,沒水晶?」問多了,以為水晶是蜜蠟的小老婆,無奈請弟弟到廣東道買幾條上佳的,應應景。要他買幾條,他買了幾十條;幾十條,還是以零售價入貨的,沒來由地,讓一家晶石店咬了一大口。
擺在店裏,按來價三折蝕賣,三十年內能賣出三分一,可以偷笑。最可惡,是隨這堆水晶來的,還有一張紙,列明甚麼月光石、蛋白石、藍玉髓、碧璽等的「功能」,包括:「治病功能」和「改運功能」。
我幹他祖宗十八代!如果都是實話,還需要有藥物和醫生?找一幢大廈,設幾十個房間,每個房間擱一枚不同的水晶:腎結石,推入綠幽靈房;肝硬化,讓病人在髮晶房躺一躺;生癌?不用怕,黃晶房還有床位……總之,晶到病除。原來賣這種東西的,個個是作家,科幻而又魔幻,人人虛幻透頂。
某天,一位肥太太來訪,伸手入水晶堆,「我感到一股冰涼,水晶有磁場。」她說:戴了水晶,胃病就好。「但我戴了,不斷做噩夢。」她女兒說。「她跟水晶『不夾』。」肥太太有「科學解釋」。其實,買一塊壽山石回家盤玩,看着心平氣和,俗慮漸去,胃病,也自好。天天瞪着自家店裏那堆亮晶晶的礦石,肝火盛,心火燥,眼火爆,幹他祖宗十八代!原來做正派,講老實話,苦過那頭大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