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統局提出的「求學不是求分數」口號,一再被前線教師及家長指摘教壞學生,在昨日的研討會上,台上、台下與會者為此句口號激辯,民建聯主席馬力認為應改為「求學不只是求分數」;但家校會主席張國華則認同該口號,並透露有會考十優生在大學面試時表現一塌胡塗,表現比7A或8A生差。
在香港華仁書院讀中六的蔡嘉威在研討會上指出,英國的教育改革正朝增加學生考試方面發展,但香港卻走反方向,而與此同時教統局又提出「求學不是求分數」,質疑教育當局是否已認定分數及考試不再重要。
民建聯主席馬力則認為,分數是需要的,「社會有一部份人係要迫,否則佢哋會放棄。冇及格標準呢回事,談教育只係奢談!」本身是家校會主席的港大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國華透露,他曾面試報名參加中六生優先入學計劃的會考狀元,發現成績不一定與能力成正比,「我哋畀啲一國兩制可唔可以捱到五十年、港幣脫鈎問題佢哋討論,講到一塌胡塗嘅喺啲9A、10A生,最有紋有路反而係7A、8A生。」他指出,大學收生除看學生成績外,亦十分重視學生溝通能力等,「以前我哋歡迎蛀書蟲,但𠵱家唔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