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之有理:大新銀行中長線贏面高

然之有理:大新銀行中長線贏面高

筆者相信各位讀者對新近上市的大新銀行(2356)不會感到陌生,因為該公司是從大新金融(440)分拆出來,主要業務包括提供個人銀行、商業銀行及財資業務。分拆完成後,大新金融則變成一間控股公司,專注經營保險業務。
於2003年12月31日,大新銀行透過其本地附屬銀行公司組成之網絡擁有43家分行及3間營業與服務中心。雖然大新銀行於近期在深圳開設首家中國內地分行及擁有一家在格恩西島持牌之離岸私人銀行之權益,但集團之營運主要以香港為基地。
根據過往表現,大新銀行在多方面的營運狀況均勝於同業。淨息差方面,03年度為3.05%,遠高於同業平均的1.91%,亦是眾本地銀行股中最高的一間。股東資金回報率,03年度達15.9%,高於同業平均的14.4%。成本對收入比率,03年度為35.22%,低於同業平均的38.7%,反映成本控制得宜。資本充足比率,03年度高達20.4%,高於同業平均的15.3%,反映財務實力強。

估值較同業低
隨着本地經濟逐步復甦,本地銀行的經營環境及資產質素均有顯著改善,不履行貸款從02年度3.94%降至03年度3.16%;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從02年度1.06%降至03年度0.86%;信用卡撇帳率從02年度13.25%降至03年度10.02%,呆壞帳撥備亦因此而大減。
展望今年,預計本地經濟增長6%,破產數字下降,銀行需為其貸款組合所作出的撥備可維持低水平,企業營商環境轉佳,貸款需求可望回升。雖然美國息口有上調趨勢,但只要上調速度不是過急,對銀行業影響不大。此外,本地銀行亦可藉着CEPA的機遇拓展人民幣業務,增加營商渠道。
集團2003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為8.51億元,筆者預期2004年度盈利約有一成增長,2004年度預計PE可降低至12倍,帳面值約1.7倍,估值較在港上巿的同樣規模的銀行股如永亨銀行(302)及永隆銀行(096)為低,筆者認為現價仍未充份反映其實力。加上,集團的派息比率為50%,伸算年息率約3.5%,具吸引力,投資者不應受招股時反應一般而忽視,在現水平吸納作中長線投資,贏面頗高。
姚浩然
興旺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