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立法會曲終人散,可是仍有一大堆遺留下來的問題,要留待新一屆議會處理,包括政制改革、重新審議《基本法》23條、以及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有政府官員私下認為,隨着更多民主派議員進入立會,政府必須重新檢討問責制運作,否則行政立法關係只會進一步惡化。
事實上,在兩次7.1大遊行後,市民民主意識高漲,有官員認為下屆立會已不能再依賴「保皇黨」支持政府,「自由黨都去直選,港進聯得番幾席,民建聯都要睇民意風向做人,政府喺立會嘅鐵票只會買少見少」。特首推出問責制時,提出由局長落區爭取民意的辦法,兩年下來證明完全行不通,「特首、政府咁弱勢,(市民)唔鬧你都偷笑,重叫我哋同班大狀(45條關注組)爭民意」,所以特區政府有需要檢討整個問責制及行政立法關係,特別是與民主派關係,否則政府在下屆立法會只會更加寸步難行。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特區政府必須改善與民主派關係,才可以確保施政暢順,但這並非董建華一個人的決定:「最後要睇北京點處理同民主派嘅溝通。」他估計就算民主派在下屆取得近半立法會席位,也不會即時有任何大動作,以免遭商界及北京指他們搞亂香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