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建築廢料堆填區收費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下周將推出諮詢文件,建議按差餉或廢物數量多少,向市民徵收家居廢物處理費,落實污者自付原則,促使市民減少產生廢物。徵收費用,除可資助引入先進的焚化或生物科技,處理廢物取代堆填區外,並可推動環保工業以創造就業。
香港每年產生大量家居及建築廢料,每六、七年便填滿等於一個新市鎮的面積,數量更每二十年增加一倍。
政府明年開徵建築廢料處理費,至於以家居廢物為主的都市廢物,現時政府每年要投資約十五億元處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會就徵收家居廢物收費進行諮詢,提出三個方案,包括根據廢物棄置量,向每家每戶收取垃圾費等。現時在台北,使用一種隨袋收費的方式,棄置垃圾時要先買一種政府特製的膠袋,市民的付費多少,就直接與生產廢物的數量掛鈎,台北用了這種方式後,家居廢物減少約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