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及美國商務部昨日分別表示,中美雙方於7月2日就集成電路增值稅問題達成諒解,將於短期內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據悉,由明年4月1日起,取消內地集成電路企業及產品的退稅優惠。受有關消息影響,在內地從事晶圓代工的中芯國際(981)股價昨日大幅下挫,一度低見1.56元,創上市新低,收報1.6元,跌2.44%。分析員指出,退稅優惠只涉及進口產品,出口不受影響,中芯股價下挫,心理因素影響較大。
中國為全球第三大消費性半導體市場,規模達190億美元,產品80%來自進口。現時中國對所有進口半導體產品,徵收17%增值稅,但內地生產者則享有退稅優惠,退稅後實際稅率最低可達3%,鼓勵本土半導體業發展。早前美國貿易署批評有關政策歧視美國產品,今年3月更首度向世貿組織控告中國。經四輪磋商,本月初雙方才達成協議。
Gartner(香港)半導體首席分析員黎頌銘指出,政策主要影響進口產品,對外商較有利。內地企業方面,則視乎其產品是以出口抑或是內銷為主。她表示,中芯上市時招股書內亦有透露退稅優惠,但沒有以此作賣點;其客戶也知道優惠政策會有終結期,在機器設備相同下,內地廠商仍有土地及人力資源等優勢,相信所受打擊有限。
中芯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取消增值退稅並不削弱中芯的效率及其於全球半導體的競爭力。另外,有關其總裁張汝京被指違反台灣投資法,公司亦證實張汝京接獲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查詢,正與有關部門商討,務求符合法例要求。
仍積極籌備上市的華潤上華財務總監黎汝雄指出,新政策對出口產品並無影響;內銷部份,增值稅則只適用於產品淨利潤上,影響有限。取消退稅會否令市場競爭加劇,他表示,公司以替代市場為主,生產其他廠房不會製造的芯片,不擔心業務會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