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學校出高考狀元<br>尖子計劃打殘名校

街坊學校出高考狀元
尖子計劃打殘名校

【本報訊】全港三萬六千多名高級程度會考考生昨日放榜,九年來首次未有考生取得6A或以上的佳績。5A狀元榜上共有十一名狀元,寂寂無聞的「街坊學校」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及從未出產過高考狀元的香港真光中學及真光女書院,昨日均出現零的突破。相反,多間傳統名校卻榜上無名,有名校校長直指大學的中六生優先取錄計劃(尖子計劃)搶走校內優才生,令名校地位動搖。 記者:倪清江、謝穎詩、陸羽平、黎國剛

今年十一名5A狀元來自十間中學,人數較去年的二十一名少近半。狀元榜陰盛陽衰,十一人中只有兩名男狀元,以文科生居多。
四年前由深水埗蘇屋邨搬至青衣獨立校舍的「街坊學校」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六年前被列為中文中學,校方昨得悉出了高考狀元後,全校上下表現得極為開心。該校狀元洪亮斌今年考獲5A1D,當他在校內禮堂接受傳媒訪問時,大批同窗圍攏在禮堂外張望,希望一睹狀元風采。
洪亮斌在初中時成績欠佳,直至中四下學年才覺悟發力,結果會考取得6A,成為該校創校以來的最佳成績。他昨日坦言,從未想過在高考仍可取得佳績。他表示,去年沙士期間醫護人員奮勇抗疫,尤其屯門醫院女醫生謝婉雯的事迹,令他深受感動,故希望可獲香港大學醫學院取錄,日後行醫或從事醫學研究。

未能拔尖更加奮發
至於一九三五年在港建校的香港真光中學從未出過5A狀元,文科生曾鴻玲昨為校增光首次取得5A成績。她今年初身體一度不適,至三月時才開始溫習,她希望日後當上律師,故已報讀港大的法學課程。
位於油麻地的英文中學真光女書院同樣獲零的突破,今年首次出現高考狀元。女狀元梁柏儀昨說,會考只得4A,因而未能參加尖子計劃,但反而刺激她奮發。該校校長杜耀君指尖子計劃對中七考生或多或少有影響,但慶幸學校今年考獲優良成績的比率跟以往差不多。

三年前大學開始推行尖子計劃後,每年都有約三百至四百名中六優才生,免讀中七而直升大學,而他們多來自傳統名校。今年高考,九龍三大名校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及拔萃男書院,成績最好的考生只有3A;而前年會考各出產四名會考10A狀元的港島名校皇仁書院及聖若瑟英文書院,因大部份優才生在中六時提早升讀大學,今年高考一名5A狀元也沒有。
喇沙書院副校長易昆昨批評,尖子計劃「挖走」了大批優才生,令該校今屆高考少了十六人考試,以致影響成績;而明年更不樂觀,因今年三十二名合資格報考尖子計劃的中六生中,二十六人已提早被大學「挖走」,餘下六人將出國讀書。他坦言學生人數減少會影響教學質素,更擔心內地高等學府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來港「搶」學生,令高質素學生買少見少。
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潘鎮球亦質疑,雖然現行中學行七年制,但推行尖子計劃卻提早抽走了部份優才生,令教學出現混亂,拖低高考整體成績及狀元數目,他促請政府盡快實施大學四年制。

拖低高考整體成績
代表二十二間傳統名校的補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璐茜校長認為,尖子計劃對部份名校確實有影響,「好多學校都有二、三十人走咗(升大學),名校又有好多人去外國讀書。」如優才生留在學校升中七,對其他學生可產生競爭作用,有助激勵鬥志。
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卻認為,尖子計劃有效為港留住一班優才生,「𠵱家清華、北大嚟招生,至少考到8、9、10A嘅都未話走。」

中華基督教
燕京書院
洪亮斌創出學校最佳成績的紀錄,更立志日後要從醫。

真光女書院
創校31年來,首位高考取得5A佳績的梁柏儀(右)高興地展示成績單。

喜形於色
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陳雪瑩,對考得5A喜出望外。
李家皓攝

喜形於色
兩名皇仁書院4A生馮焯君(左)及莊奮飛,握着成績單興奮得跳起。

沮喪悲哭
未能考取滿意成績,一名高考生痛哭起來。
馬泉崇攝

沮喪悲哭
校園一角,一名失意高考生面對同窗好言安慰,垂着頭不發一言。
凌樹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