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首度舉行的「全港性系統評估」小三基本能力評核試再遭劣評,近四千名小學中文及英文教師昨日出席評卷員會議時,狂轟考評局所設計的試題是強人所難,竟要應考的小三學生在十分鐘內做三題中文科閱讀理解題,而評卷準則也極荒謬,其中在中文作文部份,學生即使交白卷,所得分數可能與努力作文學生相同。
考評局昨日在紅磡體育館舉行中文及英文科評卷員會議,出席教師對考評局所訂標準答案多次報以噓聲,與會者多次以投票形式,決定是否更改標準答案。
最具爭議是中文科短文寫作部份,考評局列出六項評分準則,每項由一至三分。若學生只寫了兩句,但字詞及標點符號全對,也可取得分項的三分;而由於評分最少為一分,學生即使交白卷也得六分。
在場人員隨即嘩然,有教師指若學生用心寫作,但錯字多或內容欠佳,可能在六項評分中各獲一分,但交白卷者也可獲六分,根本無法評估學生水平。考評局人員最後同意加設「不作評級」的「U級」。
任教紅磡一家小學的孫先生發問時說:「請考評局唔好再閉門造車,三年級學生根本無法達到實用文題目嘅要求,咁係打擊學生愉快學習。」他又指短文寫作部份,竟要學生在五十分鐘內作三篇短文,根本無可能;另有教師指聆聽及閱讀評估部份,聆聽已佔去十五分鐘,只餘十分鐘給學生完成三篇閱讀理解,是強人所難。
至於英文科書寫部份,其中一條問題要求考生任意列出三個願望,答中三個答案才有一分,不少評卷員批評要求苛刻。任教小學英文科三十年的陳老師批評考評局的評分「兒嬉」,「串錯字、文法唔啱又唔使扣分,學生點可以學得好嘅英文。」考評局前日先在紅館舉行數學科評卷員會議,出席的二千名教師也對標準答案強烈批評。蔡熾昌否認情況混亂,「同閱卷員擦出火花係極之正常,我哋透過討論達至一致性,高考評卷員會議都係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