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信安資金管理(亞洲)委託調查公司向558位在職人士進行一項投資行為調查,發現基金投資已成為港人第二大受歡迎的投資工具,僅次於股票買賣。接近一半受訪者在受訪期間曾參與基金投資,其中42%的經驗少於3年。
該調查又顯示,受訪者的投資總額平均值高達28.3萬元,單計基金投資的平均投資值亦有18.6萬元。其中有三分二人曾採用每月供款的基金投資方式,近七成的每月供款額不逾5000元;過半數的投資目的是為退休作準備。
不過,凱萬資產與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合作進行的調查則發現,在688名受訪者當中,有61%沒有投資基金經驗,其中約45%表示不熟悉互惠基金市場,故沒有進行投資。有投資互惠基金經驗的受訪者中,大部份的年齡介乎30至49歲,接近一半的家庭月入逾4萬元,反映互惠基金普遍被視為較富裕人士的投資工具。
投資管理公司PioneerInvestments昨日亦發表一份有關對沖基金的調查,調查訪問了47家本港及新加坡的投資機構,發現兩地對對沖基金的誤解,是導致對沖基金零售市場未能成熟的主因。不過,市場人士差不多全部看好對沖基金今明兩年的發展,料增長達20%。
百慕達銀行行政副主席兼環球基金服務總管冼保信認為,本港對沖基金未能夠普及,與監管當局有部份規限太嚴格有關。他亦不認同發展對沖基金會為本港股市埋下遭「狙擊」的危機,反而發展對沖基金可以加大港股的流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