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西九文娛區延至維港兩岸<br>太古綠色活天幕作賣點

建議西九文娛區延至維港兩岸
太古綠色活天幕作賣點

【本報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已於上月截標,繼信置(083)與九倉(004)牽頭的財團,以及恒基地產(012)先後透露標書內容後,太古地產昨日也公開部份建議書內容,其中最大突破是棄用天篷,並將項目的範圍擴至尖沙嘴文化中心一帶及金鐘添馬艦,提出將維港兩岸發展成「文化海港」。不過,以商業部份的地積比率比較,已公開標書內容的3個財團中,仍以恒地的建議最具優勢。入標競投西九項目的四大財團中,只有長實(001)及新地(016)這個超級組合的標書內容未曝光。
太古地產董事及總經理安格里質疑原有建議,令多項文娛設施集中西九龍,他認為應利用原有設施,並突出維港優勢。太古的方案建議,以鐵路貫穿西九龍及尖沙嘴文化中心,再接駁小輪到達金鐘。另外,太空館及香港藝術館建議拆遷至添馬艦,原址則興建2至3座劇院。至於西九龍以外的發展費用,將包括在西九龍項目的融資內。
安格里解釋,添馬艦已規劃為政府團體社區用途,故即使政府採納太古的方案,亦不存在商業地皮面積增加。縱使太古強調,方案是將新舊文娛設施與海港兩岸接連的良機,但對文娛設施將分散至不同地點會否減低西九龍項目文娛設施所佔比重,則未有透露。安格里只表示,商業部份包括住宅、商廈及酒店等,所佔面積低於800萬平方呎。

恒地最克制信置進取
較早前有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長實與新地提出的發展地積比率逾三倍,加上已曝光的建議書內容,4個財團中,以恒地的地積比率及商業面積最為克制,整體地積比率2.5倍,商業面積僅1.7倍。至於信置及九倉等則最進取,建議地積比率達4.22倍,酒店、住宅及其他商業設施面積合共達1392.58萬平方呎,地積比率達3.23倍。
長實夥新地的組合及恒地都表示,會着重原創概念,保留天篷設計。信置與九倉牽頭的財團,則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原有單一天篷設計,改為無數巨型蜻蜓翼組成的天幕群。
太古的建議最「勇」,不惜冒着「犯規」的風險,棄用原本NormanFoster的天篷設計,改以龐大的綠化地區,營造「活」天幕。據太古的建議,公共設施(非商業及核心藝術設施)包括海港公園及「活」天幕,佔地逾30公頃。換言之,佔整個西九龍項目總面積40公頃的75%。
安格里承認此舉會有風險,但他未有正面回應棄用天篷是否與龐大的維修費用有關,他只表示,他們關注的是建築物本身的功能,希望使用者感到舒適。

勇進方案保留分拆彈性
安格里稱,太古的建議是希望政府在新意見下,重新考慮整個項目的規劃,亦提供將項目交予單一財團,或拆細給其他發展商的彈性。太古並會聘請頂級建築師蓋瑞(FrankO.Gehry)設計地標建築物增加設計的吸引力。蓋瑞的代表作有西班牙古根漢美術館。

恒地建議興建一條全球最高(達500呎,約50層樓)的巨型水柱作為地標。

信置與九倉等組成的財團,為解決天篷的興建及維修問題,將原先單一設計,改為無數猶如巨型蜻蜓翼的龐大天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