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分析數據摸清目標

陸叔理財:分析數據摸清目標

美國上周公布的就業數據表現較市場預期為差,6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只有11.2萬份,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5萬人。數據令美股在上周五持續受壓,主要因為市場擔心美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表現,所以雖然這個就業數據可以令市場消除美息將會顯著上調的疑慮,但卻未能刺激美國股市造好。

企業盈利是主角
或許投資者會覺得,美股對於消息的反應十分無常──當經濟數據表現強勁時,市場會憂慮美國息口攀升,美股因而面對沉重沽壓;相反,好像上周美國公布的就業數據表現欠佳時,投資者又擔心美國經濟增長會放緩,就算息率可能不會像市場早前預期般飆升,但投資者亦提不起入市的興趣。究竟我們應該留意美國的經濟表現,還是留意美息的走勢?到底美股是依循經濟表現上落,還是因應息口增幅多少而波動?
其實投資者有這樣矛盾的心情,全因為他們未能摸清真正的分析目標——美國企業的盈利表現。
無論是出於息口的困擾、經濟數據的表現,還是原油價格的波動,投資者最終的顧慮,仍是美國企業盈利表現。因為無論息口是否上調,又或者美國的經濟數據表現是否理想,如果美國企業的盈利表現欠佳,美股最終仍不可能展開升浪。相信投資者都明白,股市上升的真正動力是來自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現,而非油價貴廉、息口高低,或者經濟數據的優劣。上述市場內一切負面消息,都只是沽貨藉口而已,投資者真正擔心的,其實是企業的盈利表現。
事實上,美國企業近幾季的業績均錄得不錯的升幅,為何美國股市仍未能受惠而顯著上升呢?這和不少美國企業的市盈率仍然偏高有着莫大的關係。

美股市盈率偏高
雖然不少美國企業的純利增幅,在過去幾季往往都能比市場預期為佳,但由於投資者早已存有憧憬,不少美國企業的股價在早前均被顯著炒上,而市盈率亦因而升至一個極高水平,故此雖然盈利增幅理想,但由於市盈率無法調整至一個較合理的水平,所以股價最終仍無法向上突破,反而在市場傳出一些不利消息時,市場會基於盈利增長將會完結的憂慮,從而沽出手上的股票。
所以美國股市要百毒不侵,問題並不在息口問題上,亦不在於經濟數據的表現上,而是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幅度,何時才能讓市盈率調節至較為合理的水平。如果企業的季度業績能做到這一點,美股便有望擺脫近月的困局而開展新升浪;相反,如果美國企業最終盈利增幅欠理想,則不排除美股要再經歷多一至兩個季度的牛皮局面。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