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除教育大山的政治工具

鏟除教育大山的政治工具

爭議多年的校本管理條例今日將會提交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及進行三讀,雖然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多次批評議員及反對條例的辦學團體將條例政治化,但熟悉事件來龍去脈的教育界人士指出,校本條例根本就是政治產物,是當年教統會主席梁錦松用來鏟除他口中所謂教育界三座大山之一──辦學團體的政治武器。

梁錦松時代產物
當年教統會提出七號報告書,原本只是建議在學校成立有家長和教師代表的校政諮詢委員會,但梁錦松出掌教統會後,隨即將教改矛頭直指他經常掛在口邊的教育界三座大山:教協、辦學團體及教育署,校本條例正是梁錦松時代產物,目的是要將辦學團體「拆骨」,打散他們對校政的影響力。
有熟知內情的教育界人士不諱言,校本條例對天主教辦學打擊最大,這也是政府最想做到的目標,因為在一些政府高層眼中,天主教學校最「唔聽政府話」,「天主教學校校董會由教區控制,好多時可以唔理政府決定,好似係居港權事件,天主教學校唔理教署指示,收行街紙學生,有部份左派教育界又曾批評天主教學校推動愛國教育不力,都係政府想打散佢哋嘅原因」,所以在教育界眼中,校本條例才是將教育政治化的根源。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