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有幾多人上街,正一口同鼻拗,警方與港大精算家話有二十萬,《明報》用直升機影相,專家計出有二十六萬四千(未計中途插隊),民陣話有五十三萬。劉廼強在七月三日《南華早報》撰文話只得二十萬人(以警方數字計)上街,係一個「失望數字」,民主派冇贏到!
勿論幾多人都好,《明報》、《星島》、中大港大調查都顯示上街人士嘅五大特徵,就係:學歷好、年紀精壯、收入高、教育程度高、中產人士。無論甚麼知識分子報、中產階級報、暢銷報,向廣告公司推銷,都會吹牛:我哋嘅讀者收入高、教育好,係任何產品嘅目標客戶。
既然如此,一啲報紙一方面話代表中產,一方面就挺董、挺人大釋法,根本就係與目標讀者對着幹,令人莫名其妙,可能係老闆嘅政治取向凌駕於編輯記者之上,先至會造成報格分裂啩。
星期五下午六點半,與中環某報販講起七月一號報紙銷路,佢話:「梗係《蘋果》最好賣啦,一早賣清,但對手就剩紙剩到阿媽都唔認得。總之喺七月一號叫人唔好上街,潑冷水嘅報紙,銷路慘淡。」報販之言,證明意欲教訓讀者、影響讀者,以為自己係輿論領袖嘅報紙,未免自視過高。識得迎合讀者口味嘅報紙,銷路先至有保證。今天教育程度高、收入高嘅中產階級讀者嘅口味就係爭取民主!如果邊張報紙要迎合年紀大(五十五歲以上)、教育程度低(小學或以下)、收入低(未夠月薪一萬)嘅讀者群,不妨反民主支持曾憲梓。睇吓廣告商肯唔肯落廣告!(注意,以上讀者特徵,只係泛論,幸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