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石油(857)昨日證實已獲國土資源部批出探礦許可證,可於中國南海進行海上油氣勘探。中石油受此消息刺激,昨升1.4%,而主要在海上探油的中海油(883)則挫2.2%。中石油發言人卻表明,勘探工作或需時2至3年才完成,並存在一定風險。
中石油發言人毛澤鋒接受查詢時,以計劃仍在籌備中為理由,不願透露今次獲批在海上勘探油氣的規模及投資額。但他坦言,勘探工作需時2至3年完成,換言之,能否來額外油儲量及收入,屆時才有分曉。
他說,中石油暫時計劃獨資經營該海上油田,無意與外資在股本方面合作,只有技術合作。中石油去年曾與美國阿帕奇公司合作,在渤海灣大港越東區開發首個淺水區海上油田,日產6000桶原油。但按中國定義,水深不足5米的淺水區海上油氣田仍屬於陸上油氣田。
英文《中國日報》引述業內人士指出,中石油缺乏海上探油經驗及技術,南海在地理上亦較複雜;而且海上探油的成本一般較陸上探油高5至6倍。業內人士相信,中石油選擇在南海作業,主要由於對手中海油(883)甚少在該區作業,從而增加中石油成功探油機會。
中銀證券石油股分析員劉志成也持觀望態度。中石油今次獲准進行海上作業,可能屬於試驗性質,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正面影響。
瑞士第一波士頓直指,中石化(386)早已獲准進行海上作業,中石油加入競爭對中海油帶來的實際影響有限,只會影響投資氣氛,建議趁低吸納中海油,沽售中石油。
一波指出,中海油有權勘探的海上油田佔75%,中海油又以現有探明儲量預計每年產油量增長11%;即使出現新對手及取消中海油與外資企業獨家合作的權利,中海油未來10至12年的增長前景也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