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恩利潛力仍有待發揮

點股壇:恩利潛力仍有待發揮

太平洋恩利(1174)近年的業務,是在穩步發展,不求急進,因而業績亦只在穩升,未有明顯突破。
截至今年3月止年度,盈利1.11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690萬元或17.8%,每股盈利14.8仙,只增8%,是去年配售及認股權證所攤薄,派息4.9仙,增加8.8%。
恩利從事全球海產食品採購及貿易,並進行加工後分銷,亦發展蔬菜業務,去年銷售冷凍魚類達24.4億元,主銷中國市場,獲分類業績1.75億元,增幅同為16%。
加工成魚柳及魚塊出售,則銷往歐美及日本,營業額18.8億元,增長12%,分類業績則為1.67億元,只增6.7%。
蔬菜業務並非主要,亦有待發展,貢獻不多。
去年營業總額增長14%至43.9億元,毛利率由9.77%升至10.2%,而銷售及分銷開支則增65%至1.03億元,估計是上年收購一項美國業務以及拓展中國分銷市場所致,而持續的發展,財務支出仍增5%至7618萬元,使純利增長受到限制。
最新的發展,是收購中漁國際49.9%,代價為PE6倍,並獲權利以PE10倍收購其餘50.1%。中漁於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經營及管理35艘漁船,恩利過去透過向漁民採購,現時擁有自己船隊,配合發展策略。
目前恩利採購以鱸魚及鱈魚為主,而中漁船隊的採魚量22%遭棄置,25%則作非人類食用,恩利正從此發掘新魚種,經過推廣後出售,以增強船隊收益。

逢低吸納看中線
於加工方面,已計劃於青島增設加工廠,仍待批准,目前只有增加外判,以增加加工量。
去年獲外商邀請,於內地試驗種植草莓,仍在試驗中,若然成功,將獲波蘭的草莓種植工序外判權,是一項頗具增值的種植業務。
恩利的業務預期穩步增長,現價1.26元,PE8.5倍,息率3.88厘,以其財政狀況看,條件是一般水平,但亦有潛力等待發揮,包括內地分銷業務、新魚種的開發,以及草莓的種植權,可逢低吸納看中線,短線只候消息配合。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