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行宜選大公司 被拒絕不氣餒<br>保險顧問第一步:自信

初入行宜選大公司 被拒絕不氣餒
保險顧問第一步:自信

出生率不斷下降,學校面臨縮班,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教師。今年4月,宏利保險就趁機以「全港教師何去何從」為題,舉辦招聘講座,向一群面臨失業的教師招手。事實上,由教師轉職保險顧問早有例子,宏利保險區域經理鄧應球便早在80年代由執教鞭轉為保險從業員,其過來人經驗大可讓有意入行者借鏡。

鄧應球在加拿大多倫多取得大學數學系學位後,85年回港在母校任中學教師。他說,教書的日子十分開心,「當年教職加上私人補習,月入近1萬元。」但一年後他突然轉做保險顧問,首月收入不及教書的一半,還要向公司借糧,難怪家人也向他大潑冷水。

變化多接觸層面廣
何以他仍一意孤行?鄧應球指出,教師的工作較規律性,但他卻希望從事如營銷的前線工作,多接觸市場。不過,他亦承認新舊工作性質差異很大,由面對一班40多名青少年,轉為面向成年人,變化着實不少。「尤其當時社會對保險顧問的印象普遍不佳,被拒絕的滋味令心態不易平衡。」
當年保險意識還未普遍,鄧應球往往要花一番唇舌跟客戶解釋何為保險、為何要買保險;入行初期目標客戶大多由身邊的親朋戚友開始,「約朋友見面,有些會怕見我,這也是最令人難以適應的地方。」

保持聯絡永不放棄
他指出:「入行時揀選保險公司很重要,選有知名度、穩健的公司,會較易取得客戶的信任,可省一點唇舌。」在公司的支援下,加上樂觀、自信和專注的性格,令鄧應球很快適應新工作。
教師的經驗也幫了他不小忙。「試過在一名初中生的書包內發現一包香煙,約見他父親時,當告訴他那包煙已被我扔掉了,那位父親的反應是:『咁嘥呀!』那時我便明白到,做教師要知道自己的能力,面對做不到的事情便要接受,這樣可以安心一點。」
故此,朋友的態度他接受,但不放棄,不論是朋友還是coldcall,即使被拒絕,他仍跟對方保持聯絡。「曾有顧客初時拒絕,後來卻主動找我買保險,因為他們的生活轉變了,例如結了婚等。」

多勞多得有求必應
保險顧問的收入向來強調多勞多得,鄧應球以行動引證了這說法。「當初尚未建立客戶網時,我規定自己每天要打50個電話;有些新人說約不到客見面,可能他們只是打了十多個電話,若打數十個電話,機會率自然高些。」
作為區域經理,鄧應球的營銷隊伍近百人。「目前社會對保險的認識提高,但對保險顧問而言,工作更具挑戰。」他說:「因為客戶的要求亦提高了,例如客戶上午有事入院,會期望保險顧問下午即到,亦不容有錯失,所以前線人員承受的壓力更大。」
他指出,每日都要和走在前線的保險顧問溝通,聆聽他們工作上遇到的問題,給予意見或協助,遇有難纏的客戶,更會親自出馬跟同事一起見對方。

鄧應球於去年取得宏利TopManagement(最佳管理)獎項,在香港區只有兩人取得此獎。

鄧應球(左)認為,他的角色是擔任橋樑,將公司的政策下達,反映同事的問題及意見。

宏利今年為吸納專業人士加入保險業,將向他們提供財務資助。

有工作經驗的高薪人士及剛踏出校園的青年,都是宏利招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