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為美國獨立日補假,金融市場休息一天,然自從上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布加息0.25厘後,因早已被市場消化,故反應甚為冷靜,本周因欠缺一些重要數據發表,估計市況會是牛皮的機會甚大,美國無風無浪,相信歐洲亦難有漣漪,投資者焦點應會集中在周四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議息結果,一般預期會維持基本利率在4.5厘不變。
由於英國房地產市道熾熱,英倫銀行為阻止泡沫繼續擴大,早於去年11月已開始加息,經過4度調高利率後,目前樓市似有冷卻下來迹象,但火勢會否重燃乃未知之數,然則稍見緩和,透透氣也屬應該,畢竟中央銀行對資產價格急升,從而利用貨幣政策來調節僅屬迫不得已的短期措施,最終還是要看價格水平是否穩定。
以現時英國(按年)通脹率只有2.3%(仍低於央行訂定目標上限的2.5%)來衡量,再加息可能打擊整體經濟發展,難得第1季GDP經修訂後錄得3.4%增長,第2季連番加息影響多大暫沒法估計,何況已有經濟學者指英國勞工市場緊張,無論製造業或服務業動力及增長或已至頂角羔蟹,這點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MervynKing)也默認,難道想這副靚「偈」急速「泅油」乎?
事實上自1997年英倫銀行獨立於財政部後,無論是前行長喬治(EdwardGeorge)或現任的金默文,在貨幣政策運作上處理得極有深度和恰當,還有一點值得讚賞的是,MPC每次例會後兩星期便發表當時討論之會議紀錄,FOMC要約6周,歐央行卻無可奉告,這是否凸顯英倫銀行在效率、透明度和可預見性方面還勝一籌?當然其肩負責任沒聯儲局大,亦不需要聽歐央行支笛,只按本身情況自由發揮,爽!
王冠一